美文网首页好文收录专题
《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作者: 辛夷cj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17:06 被阅读0次

以下来自作者周岭的《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从古到今,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很好奇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搜来寻去,在《论语·为政篇》找到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寥寥数十字浓缩了一生的成长心路,但对这段话的解读却众说纷纭。翻阅了诸多版本,我觉得阐释得最好的,是湖北省云梦县王保清的一段话。他说自己以前读这段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联系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突然有了顿悟。我读后极度认同,遂摘录如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即到十五岁才知道下决心学习。小孩子一般七岁左右发蒙,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是懵懂的,不知专心致志地学习。从小就知道发奋苦读的小孩是极少数,孔子虽然后来成为圣人,但在十五岁之前也是不知道发奋学习的。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岁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这一生做什么,就像今天的年轻人确定做什么专业一样。一般人二十岁就确立了,孔子迟了,爱玩,他去当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岁才醒悟要干正事。三十而立,不是指三十岁就要成家立家或自立于世。

“四十而不惑”,意即到了四十岁才不犹豫,才不疑惑。三十岁确立了要干正事,干什么正事呢?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到了四十岁才坚定要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克己复礼”的大事。这个“不惑”,是指对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认定的事业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对任何事物、任何道理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意即五十岁也没达到目标,才知道这是天意啊!四十岁坚定了目标,兢兢业业干到五十岁,在鲁国当大司寇,极力提倡“克己复礼”,但是也没干成,这不是自己不努力、不专心致志,而是天命啊!所以,知天命并不是五十岁能知道天的意志。

“六十而耳顺”,意即到了六十岁,什么话听起来都心情顺畅,不生气,都无所谓。因为大志向没实现,埋怨的、挖苦的、侮辱的、耻笑的,等等,都来了,甚至有的人骂孔子是“丧家之犬”,听得人心烦意乱,五脏六腑充斥着怨恨之气。直到六十岁才听着那些话感到无所谓,听着就像没听着似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即到了这个岁数才真正得到了自由。大志向未实现,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订《春秋》,一直到了七十岁。这时候孔子的心理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说话、做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违反道德、违反周礼。

我喜欢这段话,因为它并没有神话仲尼的圣人形象,而是说出了一个普通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大多数人都认为孔子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对世事没有疑惑,五十岁就知道了天的意志——这是对圣人形象的理想化畅想。

孔老夫子自己倒是非常谦虚和客观,他直言一生的失败和无奈,差点直说这就是人生真相了。尽管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举世瞩目,被誉为万世师表,但在回顾一生时,他一直在强调两件事:一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并不容易;二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他必然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包容万物、逍遥自在。这大概就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家在历经人生沧桑后留给我们的朴实无华的忠告。

时代变迁、物换星移,时至今日,这两点忠告仍然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因为每一代人心智成长的规律几乎没有变。

相关文章

  • 《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以下来自作者周岭的《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从古到今,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很好...

  • 片段节选

    西安去鄂尔多斯的飞机上,当飞机滑行起飞的那一刻,我身后的三个孩子欢呼着,时而有尖叫声,时而又是起身的跺脚,踢打着前...

  • 《A House on Mango Street-Sally》读

    - -节选自 【美】Sandra Cisneros 片段节选: Sally, do you sometimes w...

  • 让故事融入到生活中——小昭作业第十次作业10/12

    故事的力量 节选《由内而外的教养》P027 R阅读原文片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加深自我认知,更好...

  • 《认知驱动》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节选自《认知驱动》作者周岭) 为了不被时代和社会淘汰,我们该怎么做呢? 自媒体时...

  • 《皮囊》片段节选

    蔡崇达说“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

  • 【心智】认知能力测验

    认知能力测验节选图:

  • 认知驱动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剩下不足100天的时间了,这一年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小成绩呢?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对于我自己...

  • 《认知驱动》

    第3~16页 第一节,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1、在本节中强调了复制和转换。 复制和价值相辅相成,价值...

  • 认知驱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几个很努力的人,但是最终付出大于获得的却很少,很早之前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驱动》节选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we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