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主义。课程中强调要科学创业、科学调研、科学项目管理、科学知识管理。在我看来,所谓“科学”,指的是方法本身自成体系、逻辑周密(自洽);同时,经过了大量实践的检验、简单实用(他洽)。自洽与他恰,是评判一个模型好坏的两大关键。
-
实用主义。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其关键在于“行”而不在于“知”。因此,衡量管理模型的唯一标准就是“好不好用”。259模型的演化,其实就是本着实用主义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的模型,不断地调整已有模型,直至模型变得简单(使用成本低)、科学(能够反映出客观规律)、好用(能够提高成功概率)。
-
注重互动。本人虽然不是讲师,但也曾有过公开讲课的经历,因此深刻地认识到,在一门课程中,讲师想要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是多么不容易。不难看出,本课程在设计和迭代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心思,融合了诸多的互动元素(聊天室)、新鲜元素(智能聊天室)、利益元素(课程奖励、班级奖励、请客奖励、许总个人微信号)来捕获观众的注意力。对于听课十分容易分心的本人来说,整堂课2个多小时听下来,基本上算是非常专注了。
-
学以致用。不仅仅是与听众的互动,在用户裂变(“我请客”)、课程开发(一个问题只开发一堂课)、课程交互(一次只能学一堂课、交完作业方可选下一堂课)等方面也可以看出,一堂的整个课程体系,融合了诸多的心理学实践。这些小知识、小窍门,大量见诸于各种商业畅销书,单独拿出来看并不稀奇。但是普通人往往是“口耳之学”,耳朵里进嘴巴里出,也就平时扯淡高谈阔论的时候图个口舌之快而已;而一堂的团队,我认为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
精益求精。一堂的整个交互界面体验下来,可以说是非常舒适、流畅、优雅,不难看出,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迭代,反复精益求精之后的结果。包括:在所有的交互界面中都提供了大量的提示词方便用户使用;在飞书文档中同一张脑图如果反复出现,会将不太重要的部分打码,仅显示需要突出的部分;等等。
-
游戏思维。一堂的课程体系,涵盖了大量的游戏化思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包括积分系统(课程学分)、随机奖励(听完课的Candy彩蛋)、团队合作(班级奖励)、声誉机制(学分前30、前15、排名第一,各拥有相对应的奖励)。毕竟,如果课程无趣到学员都无法坚持听完,那再好的课程又有什么意义呢?
-
塑造价值。正如许楚老师所讲的,“我虽然想要赚你们的钱,但更希望这是一个彼此成就的过程,你们是因为看到了课程的价值才愿意付费,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某种操控技巧的影响”(非原始语录,根据语境进行过处理)。确实,对于线上教育而言,核心盈利模式就是卖课,这本身没什么好避讳的;但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把解决社会问题、塑造用户价值摆在第一位的。
-
高度敬业。每周两次的直播课,许楚老师作为CEO都亲自上阵,每一次都充满能量、全力以赴,从晚上9点讲到11点甚至12点;这背后所反映出的对工作的热忱、对听众的尊重,让人动容。
-
多维商业。一堂的商业模式,肯定不仅限于线上教育,从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还包括咨询顾问、私董会、天使投资,未来极有可能涵盖创业者的全生命周期。如果这个链条能够打通,打造出一个“一堂创业宇宙”,其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会亚于YC在美国的影响力。
-
人文精神。一堂最重要的一堂课是“人生探索红点课”,对于创业课程来说,从商业探索到人生探索,是一个重要的升华。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如果能够在管理过程中点燃下属的工作激情和内在动机,那么“管理”将变成人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创业者如果能够在创业的过程中,点燃周边人对于内在人生、外在世界的探索热情,那么将变成人类最重要的另一项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