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我只是来单纯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前任3的电影前时间挺火的,但是我一直留着没有去看,今天看了一下,与友人探讨几句,随笔写下。
一
作为一个理工科直男癌的我,在影片一开始提到男女平等的时候我就有话想说,
什么叫男女平等?
记得一次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关于男女平等的话题,有一则回答就是十分赞同,记得不是很详细了,大概讲的是“如果消灭不了中国式女权主义就永远都达不到男女平等”,女性在婚前要这要那想把自己像富家小姐一样风风观光的嫁出去,嫁过去以后又要像阔太太一样把自己养起来。在家务上要求男女平等,甚至干脆把家务全部推给男人,声称自己是女性应该多受照顾,当然,男人在体质方面确实强于女人,多承担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打着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幌子来要求男方为自己做者做那就很过分了。不禁要问一句,这还是不是所谓的男女平等呢?
女权主义起源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思想启蒙时期,女权运动主张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两性权利完全平等。而细观中国现代女性,她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男权女权的问题,关心的是如何把权利最大化,把义务最小化。所以说中国式女权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记得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 女研究生这样说道“女人应该和下岗的丈夫离婚,这样才能让他更有努力的动力,更加自强不息”旁边有人问她,“那男人是否应该和下岗的妻子离婚呢?”,她沉吟道,“那可不行。”,正如前文讲,如果不能消灭中国式女权主义,就永远都不可能实现那女平等。
诸如此类关于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的文章还有很多不多赘述。
二
电影通篇都是在讲述两人分开以后各自的生活变化与感情变化,而孟云与林佳在刚刚分开后的生活状态确实截然不同,友人这样调侃“分手后呢,男人是先浪后回味,女人是先回味后浪”,说的不乏道理,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这或许与两人在原感情中所感受的不同吧,孟云自主创业是公司老板,公司有繁冗的工作要处理,下班后身心疲惫,回到家还要重新提起精神面对妻子,这让他感到更加的疲惫。林佳,电影里描述是公司职员,老板会同意她长假恐怕级别也不低,她期望孟云能多陪一陪她能多爱她一点,体贴温柔。这是两人长久的矛盾所在。很明显,在这段越来越久的感情里,孟云感到的是越来越压抑,而林佳则是越来越失望。所以两人必然是吵架不断,矛盾不停。而最终吵的多了,孟云不愿意再低头,林佳出走。在感情里受到压抑的孟云和余飞再分开后当然是第一时间去释放了,享受到无与伦比“单身的快乐”,而林佳,日积月累的失望攒就了非常的伤心与失落。守着手机孟云依旧没有联系她。
狂欢过后紧接着就是空虚,又开始更加思念林佳,不知道是面子问题还是因为知道和好以后的生活还是以前一样的无奈,他依然没有选择联系林佳。另一方,林佳选择慢慢摆正生活去旅行,去放松,继续等待。
我想,这是一场注定的悲剧吧。
三
两人“冷战”期间第三方的出现或许是让两人的绝地反弹?
电影出现了一个很经典的人,哦,不对,是两个,“隔壁老王”。很戏剧性,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编剧的心意,在两人的冷战回归平常时,两个王姓人氏出现了。同学聚会后,王鑫说,之前关系再好的人很长时间不想联系再见面都和陌生人一样。我想那个时间林佳和孟云长时间没联系两人就好像彻底分手一样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再见面恐怕也会相对无语吧。同样是饭局上,孟云结识了王梓,王梓对孟云一见钟情,而孟云也不拒绝。王鑫体贴入微,王梓活泼聪明。KTV外看见王鑫带着林佳走后的孟云哭的那么凶,像是被夺走的心爱的人。痛不欲生。而林佳与王梓的第一次相见也深深触动了林佳。她看到王梓像极了年轻刚认识孟云时的她,她慌了。这让她感受到了威胁,俩人分开以后尽管没有联系但两个人都深信对方是一心爱着自己,而第三方的出现让两个人开始不安了。心里没有底了。但仍然没有联系,我把这里的未联系称为所谓的倔强与自尊。在此之前皆是赌气。
有一幕是孟云的消息被同伴撤回,而这或许也促使林佳撤回了消息,如果两人都看到了消息估计会大有不同吧,就不会有王梓了吧。这也是本剧最戏剧性的一幕,注定了悲剧。
四
林佳想要孟云给她一份家的感觉,一份家的温暖与关怀,这是孟云不能理解的。
王梓聪明的放弃了孟云,孟云重新去找林佳,而王梓的出现让林佳决定彻底放弃孟云,嗯,就这样结束了。
最终结局圆满,老王成功上位。
其实这是一个教人如何趁虚而入的戏,值得学习。男人呢,要像王鑫一样,温柔体贴,因为失落的女人最需要的就是慰藉与陪伴支持,而又不冒进。静静的陪伴,心狠一点的话就制造一点对方结识新欢的假象。女人呢,要像王梓一样,自信,活泼,失落的男人需要活力来激发他的热情,但要懂得退守,不可一味激进,伺机再动,方能得到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