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时间管理,到底是我们在管理时间,还是管理自己?
其实严格的说来这并不是一本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里面并没有提出所谓的时间管理工具以及具体方法步骤来说明如何管理时间,不过这也恰好是李笑来老师,本书的作者想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时间其实是不可管理的,市面上流行了很多的时间管理方法以及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就是第三代时间管理方法,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几代方法: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和精力;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性。
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照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在逐日订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效率。
以上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无论你采用哪种时间管理的方式,都会遇到局限性,例如现在最流行的第三代时间管理方式,最大的障碍有两点:
1、你根本无法区分什么是重要紧急和紧急不重要的,所以在规划的时候会造成 自己的困惑;
2、你的目标定得高,可是能力却达不到,导致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从而放弃这种方法。
所以第四代时间管理提出的是对人的管理,融入第三代时间管理当中,它们不同之处是,第三代强调的事情是否完成,不考虑人的因素,而第四代是以人为核心考虑问题的,可以灵活处置(不过有前提条件,要具备《七个习惯》当中的习惯一、二。),并且对目标的要求可以降低,总之是以人获得最大成就感为出发点的,说到底,时间你如何管理的了呢?它一直都是在不停的流逝着,你真的只能和他做朋友,每天感知他的存在,调整自己的习惯,管理好自己,所以说到底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其实还是自我管理。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二、那怎样实现好的自我管理呢?
其实整本书都是写得如何实现的自我管理,只是通过澄清一些人们在观念上的误区,讲述了一些方法,这里面自我管理更多的其实是思维的管理,也就是思想方面的管理,思维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习惯,同时行为习惯养成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维,整篇文章遵循了这个逻辑顺序,依次论述了:0、困境;1、醒悟;2、现实;3、管理;4、学习;5、思考;6、交流;7、应用;8、积累;
其实 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用一个最最核心的话来概括,我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概括整篇文章,也算是我对写这本书的作者:李笑来老师的致敬吧。
0、困境:作者用了数字0开始,很是新奇,这一章从我们的自身问题说起,其实我们都是勤奋的懒惰者,我们勤奋的工作学习,可是却在想用最简单的方式或者捷径走向成功,有时候因为自己的习惯不好经常把“没时间了”挂在嘴边,其实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不是时间;
1、醒悟:不要被无意识的大脑控制,要经常运用自己的心智(有意识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反应,若非醒悟,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注意到:“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通俗的说就是:运用心智获得自我解放,不再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做大脑的主人。
2、现实:对现实的不满往往让我们急于摆脱,却不知不觉掉入陷阱(摆脱欲望越强烈越容易迷失),殊不知世界上没有捷径可以跨越让你速成,我们要做的是接受眼前的现状,命运给你什么你就做好什么,也不要求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同时也不畏惧未知,我们都是在未知中前行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记录下来,继续前行,不要被自己的“梦想”绑架了,要努力的面对现实中的环境,一点点的积累才会成长从而成功,所以一定是遵循着接受---努力做好---快乐成就的规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时间就是面对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面对现实的人的敌人。
3、管理:管理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克服拖延恐惧和外界评价恐惧,从现在就立即开始,关注具体的方法,拆分任务,另外要注意把原本“串行”的动作变成“并行”的,以及将复杂的任务进行“时间切片”的番茄钟管理,对常遇到的事情要设定流程,这些都是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建议。
4、学习: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手段。不仅仅靠经验,还要依靠自学,通过阅读、检索、写作、实践达到,不过进展和时间并不是线性分布的关系,一份耕耘不见得一份收获。只能说整体趋势上也许是线性分布的,在每个时间段不一样,有可能进展,也有可能“倒退”,我们必须保持毅力坚持学习(思考)。
5、思考:我们常常习惯性拒绝思考和不懂的如何思考,最要命的是拒绝思考,有多少勤奋而又懒惰的人正是这种状态,整天忙碌,完成着别人交代的任务,却很少思考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有时候甚至连完成交代的任务都成了问题,因为拒绝思考嘛。即使知道了需要思考然而又陷入了很多的思考陷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不懂得分析原因而导致不懂得如何思考。
6、交流:最难的是“听”,我们以为我们听懂了,其实遗漏很多信息,要克制自己过早的判断(打断对方,或产生自己的结论幻觉), 通过情绪和逻辑上积极的反馈帮助说话的人进入“状态”多说,遵守交流的原则,时刻反思自己接受对方,通过礼貌而正确的复述“我理解的对吗?您的意思是?”等等建立正确的反馈机制。总之一切都是为了你更加高质量的倾听对方。
7、应用:应用的方法特别多,重点在于自我的正确价值观:成功建立在与他人比较基础上,而成长则是建立在与自己比较的基础上,我们要正确的比较---与自己比较。运气这个东西不过就是:在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刚好到来。你周围的人脉资源其实完全依赖你自己的价值,这是需要你长期不断提升自己积累出来的,另外要成为不需要别人鼓励的人,调整好自己的效率和节奏(没有速成,只有积累),在成长的路上别减少自我睡眠、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社交的时间。
8、积累:这个是整篇文章的核心点,正好呼应了文章的开头,这个世界上没有速成,“接受我不能改变的,改变我可以改变的,有智慧的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接受比改变更需要勇气,只有做到接受不能改变的,才能接受积累的本质----天长地久。相信积累的力量,即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别再跟时间较劲,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时间是朋友是敌人,只能靠我们自己来决定。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三、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意义何在?
个人觉得看你读了之后是否有醒悟过来,其实自己是否一直都是一个不愿思考的人,长期以来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造就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根本想不出该干什么,所以只求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以保饭碗。甚至该怎么干好这些交代的任务都想不清楚。所以在行为上看上去似乎是勤劳的人,其实质上其实是懒惰的,而他们却还不自知的在勤劳的工作着,殊不知自己正在不断的毁灭自己。
思维方面的醒悟还远远不够,因为本文最核心点还是说到行为方面的积累,这个世界上没有速成的天才,只有不断的积累,养成习惯,如果你是真心的想改变自己的话,那么你在行为上就一定要付出具体的行动,并且为之坚持下去,否则你不可能会变化,永远就只会停留在“我有学习的心,可是没有时间啊”这种困境中,所以想与时间成为朋友,习惯的养成很重要,而养成一种习惯没有技巧可言,只有不断的坚持积累。
写文章读后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回顾整篇文章,站在作者的立场,理解作者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看法观点(自我独立意识)——这个是读一本书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把一本书的知识真正意义上内化、为我所用的关键。这本《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书正是我用之前读书学到的方法高效率读完的,包括用到了思维导图回顾、用迅速“拆书”找到文章主旨、用“时间切片”管理阅读节奏等方法,然后读完之后对我又有了新的指导帮助。所以这正是书中所说的观点: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不断的积累,养成习惯,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