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30多年,我想中国最大的感受就是“快”,无论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财富、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随着时间飞快的在奔跑,也正因为这种“不要命”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国人的生活确实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腰包都或多或少鼓起来了,可回过头看好像生活比之前更忙、更累、更让人喘不过气来了,这时候我们天然会想起原来男耕女织,晃晃悠悠的小山村或小镇生活来。
带着这种念想,我们来到了马来西亚,探访在这个静谧而恬静地方,和他们一起品味华人三代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28772/8e4f0d19611c6359.jpg)
三代造就“屹立不倒的企业”
在马来西亚柔佛,华裔三代人努力,从流动小贩商发展到小档位,从小档位到咖啡店,打拼出了一个“屹立不倒的企业”。
士乃父老津津乐道,印象深刻的士乃大街三轮车美食档,在历经逾70年三代后,原本无名的流动档,由第二代迁移至士乃大马花园店面,以“生意兴隆茶室”的招牌,与第三代齐心经营打造更多元化的茶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28772/7b18b49ecf998e17.jpg)
二代掌门——云吞面
69岁的黎兆麟,是柔佛一家茶室的第二代“掌门”,当年母亲在大街路旁摆卖的情况,他记忆犹新。约7岁开始,他一大早便随母亲及姐弟妹推着三轮车,到大街叫卖,父亲则在家里制作手工云吞面。
制面要有体力,压面、拉面更须要功夫,所以厨房的工作交由父亲负责,到外销售的工作则交给母亲胡七妹。
当地人的印象中,胡七妹每天起早摸黑推着三轮车,到巷口售卖云吞面、糕点、猪肠粉等早餐。
身为长子的黎兆麟与4名姐弟妹,自小就是母亲的小帮手,他们跟随母亲推着父亲做好的糕点,到大街叫卖。
黎兆麟于1973年与妻子周桂蓉结婚,两人更携手在街旁设面档,专卖自制的云吞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28772/0407e8881e05d2d7.jpg)
周桂蓉说,从流动三轮车到在固定地点卖面,一做便是20多年,但随着顾客的增加及停车位的不足,他们后来租店开了茶室,命名为“生意兴隆茶室”。
从原本无名的三轮车档到路边档,再到以“生意兴隆”命名的茶室,从租店到自置店面,生意兴隆茶室的生意日益兴隆,茶室也因工作繁忙及自制面条的繁琐,改为直接向批发商拿货。
三代掌门——卤鸭肉
目前,茶室主要由黎家第三代,即黎兆麟的儿子黎业融、女儿黎富凤及女婿佘琼岳合作经营打理。
周桂蓉透露,在搬迁至店面后,他们售卖的食物更多样化,包括云吞面、清汤面、咖哩面、包点、椰浆饭等。
女婿佘琼岳在两年前为茶室注入新元素,带来父亲的家传卤鸭肉,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食客。
她坦言,做茶室生意其实蛮辛苦的,必须起早摸黑准备食材,以便赶在早上6时开门做生意。虽然本身希望子女能够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将现有的茶室生意发展得更好,但如果子女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不会勉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