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导( 小组)

王导( 小组)

作者: 黑夜暗淡了多少承诺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9:39 被阅读0次

    导读: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来源于百度】

    看了一下这个导读,是不是感觉到了一种很强烈的“杀气”。原来王导,是一个这样厉害的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起初,在还没了解他之前,真的不以为然,但之后发现不了解不行了呀!

    光看王导的姓——“王”,就知道这个肯定不一般。当时东晋的琅琊王氏,可是鼎鼎有名,像王羲之这样的书圣,都是其中的一员,而他也就是王导的孙子。

    王导在年少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在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从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将相之材。”

    当然,王导不仅如此,他还很善书法。这都归根于他的家庭,这些很多人羡慕的,不仅仅是他拥有一个高贵的,更是因为他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学习书法的资源。不仅如此,王导也对书法情有独钟。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书法能这么好,岂只是短短的一两天能够练成的,一定得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每一天的努力才能够练成的。

    除此之外,王导本性节俭,幕府中的美味水果堆得满满的,也不分给大家。到了春天就腐烂了,卫队长禀报王导,王导叫他扔掉,嘱咐说:“千万不要让大家知道!”【世说新语】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像王导这般节俭的,我还是第一次见,突然感觉王导这人超级的可爱!

    丞相 王导晚年,完全不料理政务,只是签字画押。自己感叹道:"人们说我糊涂,后人会怀念我这种糊涂的。"【世说新语】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书法家写的——“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或许,人到了晚年,就应该糊涂一下,这样,反倒是好的了。

    作者:应舒与蔚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8ac63fc1884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琅琊王氏可谓是世家大族,从秦汉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有王氏的传人。王翦,王贲父子开始,一直到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名气也算是很大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他就是——王羲之,可王羲之的祖父是谁,或许大家就不知道了吧?

          东晋另一位大书法家,便是——王导。王导不仅是书法家,而且还是东晋的政权的奠基人之一,这就说明了琅琊王氏的智慧和书法可不是盖的,而是真真实实的!

          先说一说王导的书法吧!他善于行草,而且写的也很棒呢!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流传于世,书法不好的我,要真像王导,王羲之学习学习呢!

        之后便是他的政治方面。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与王导算的上是“好朋友”了。王导已知道天下已经开始动乱,于是全心全意辅佐司马睿,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意愿。司马睿也非常信任器重他。当司马睿还在洛阳时,王导总是劝说他要尽快回到朝廷里来。

          王导后建议司马睿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来自于百度】

          还有一件发生在王导身上的大事便是“王敦之乱”。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的关系,当时,王导拒绝王敦废元帝而立其他年幼的君主的想法。于是不久之后,就爆发了永昌元年(322年)的王敦之乱。王敦以杀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成功击败了朝廷军队。后来,晋元帝就给了王敦更大的权利,王敦当上了丞相,杀戮周顗等人,并在武昌遥控朝廷。不久,又受司马睿遗诏辅立司马绍。王敦意图夺位,但司马绍【字道畿,称“晋明帝”】已准备反击王敦。同时王敦亦患病,面对晋明帝的讨伐,只得由兄长王含与部下将领钱凤等领军与朝廷军队作战,最终以失败告终。王敦就在战事期间病逝,同时也结束了长达2年的叛乱。

          司马绍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等人的劝谏,执意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致使其举兵反叛。“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

    作者:陶静雯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58e5c355787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导出生于276年,死于339年。出身于琅琊王家,琅琊王家是中国古代超级世家大族之一,晋代四大家“王谢袁萧”之首,在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扎根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在魏晋时期是最兴盛的。那时还流传着一句话,叫“王与马,共天下”,因为王导早期与琅琊王司马睿是朋友,后来建议他南下,去和南方的世家大族或权贵结盟,并且让南下的北方家族与他联合,但是一开始,王导并不受南方世家大族的支持,反而遭到质疑,在王导的帮助下,东晋政权建立了,司马睿也当上了皇帝,这些还得归功于王导,假如没有王导的帮助,司马睿能当上皇帝吗?

    这件事情应该是王导生平做过的最辉煌的事情,在我们学习世说新语里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接下来我拿来一些世说新语里的关于王导的事情细细说。

    先从第一篇讲起    注:(原文皆来自于百度,译文我看完参考之后所写)

    德行第一

    二十七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 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这是原文,即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的第二十七篇,具体是讲的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看。

    有一个叫周镇人被被罢临川郡守一职,返回京都,回去是是坐船走的,船半路停泊在一个叫做清溪渚的地方,具体是啥地方我咋差都查不到,周镇当时应该是要在那里休息一下的,但他还没上岸,王导就大老远的跑来看他,当时是夏天,天突然下起了暴雨,船身又很窄小,船顶又漏得很厉害,几乎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王导说:胡威的清廉,也没超过。他马上向朝廷进呈,任命周镇为吴兴郡守。

    从这一章的表面意思来讲,应该是说王导的用人不疑,看人的眼光很准,但在看更深的一面却看不出什么。

    二十九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王长豫叫王悦,他为人为人谨慎谦和,是王导的长子,他对双亲也很孝顺,王导每次见到长子王悦就高兴,见到次子敬豫不高兴。长豫和父亲谈话,总是很谨慎,也很有思想,王导回尚书台,每次要走的时候,长豫都跟随在父亲车后相送,他还经常和曹夫人一起整理箱子。长豫去世后,王导回尚书台,上车后一直哭到尚书台门口;曹夫人整理箱子时,望着箱子就如看到长豫一样,于是不忍心打开整理。

    这一篇说的应该是家风,看他的子女怎样,这样看来,他的家风还不错,但是还不是那么具体。

    言语第二

    三十一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渡过江以后,那些渡江名士们每当有晴天好日子的时候,就相邀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喝酒聚会。周侯在座中叹息道:景色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有山河异变的感觉。大家都相视流泪。只有王导脸色突变,厉声说道:"我们要齐心合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怎么可以像楚囚一样,那时我们还有脸面吗。

    有梦想,有追求有担当……怪不得他可以帮助司马睿成大业。

    三十三

    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顾和,官至司空,他还没出名的时候,我觉得是还没有当上高官的时候,去见王导,王导当时有些疲倦,就当着顾和的面睡着了。顾和想着用什么办法能把他唤醒,于是就对同座的人说:以前听元公谈起丞相帮助司马睿保全了江南。现在丞相身体疲乏,实在令我担心。王导立马就醒了,对顾和说:你这个年轻人才华出众,说话很机警,很锐利。

    这么累,看来日理万机啊……对于王导评价别人的行为,我也想评价一句王导,反应很机警,目光也很敏锐。

    三十六 江左有管夷吾

    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温峤作为刘琨的使者刚到江南来,此时江南的政权刚刚建立,各种法令尚未确定。使者温峤刚来,心里很担忧,然后就去了王导那里,述说二帝被俘,国家灭亡,大好山河被毁的惨状,有亡国之痛。温峤当时说的可是声泪俱下,王导也和他一起哭。哭完之后,温峤向王导表达了交好的诚意,王导也对温峤真诚接纳。从王导那里出来,温峤高兴地自言自语:江南有了如管仲这样的贤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很多人对王导的评价都很不错,居然把他比为管仲。

    四十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 卿欲希嵇、阮邪?" 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周仆射,举止得体,仪表堂堂,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导,下车的时候,有好几个人搀扶着,王导含笑看着他。落座后,就傲然长啸起来。王导问他:你是想效仿嵇康、阮籍吗?周仆射回答:我怎么敢放着面前的榜样不学,而去效仿的嵇康、阮籍呢?

    看看,连续两人这么说,看来王导的影响力还不小。

    一零二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 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 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译: 桓宣武,也就是桓温,镇守南州,街道修整得平坦笔直。有人对王东亭说:丞相当初营建建康的时候,没有什么范例可以参考,所以道路十分曲折,和南州相比就差多了。王导说:这正是我的高明之处。江左地方狭小,不像中原。如果道路通畅,就一眼就看到尽头,修得很曲折,就显得一眼看不透,有些神秘了。

    显得他很有思想,做什么都显得有自己独立的一套。总之就是很有深度。

    十三

    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过后辄翻异,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

    陆太尉到王导那里去请教事情,过后却临时变卦,王导觉得很奇怪。后来向陆太尉问起这件事,陆太尉说:您的地位高,我的地位低,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过后又觉得您说的不对,就不那样做了。

    十四

    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 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

    王导曾经夏季到石头城看望庾公,庾公正在料理公务。丞相说:天热,可以稍微省略一些政务。 庾公说:您的一些做法,天下人并不觉得合适。

    十五

    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 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王导晚年,完全不料理政务,只是签字画押。自己感叹道:人们说我糊涂,后人会怀念我这种糊涂的。

    看来他也有些力不从心啊,从上面几则看下来,他的特征、性格、家风都显出了,唯有深层的还没有显露出来,这只是他在世说新语的初级面貌,接下来我还会再发两篇关于他的文章。

    作者:王卓尔

    最终执笔者:王卓尔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四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导( 小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h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