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5月14日
进度:95/100
分享者:佳以斯帖
分享书籍:脑与意识
作者:[法]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分享章节:引言 寻找思维的物质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34312/00ece676aca206d1.jpeg)
————————————
【重点摘抄】
从埃及文化中象征着重生的凤凰,到将灵魂注入新生儿并且在人死后将灵魂带走的芬兰灵魂鸟(Finnish Sielulintu),这些飞翔的灵魂都是个体心智的普遍隐喻。
在关于鸟的寓言背后隐含着一种直觉判断,即承载思维的物质与组成身体的普通物质迥然不同。在梦中,当身体静止时,思想却飞到遥远的记忆与想象王国。会不会有一种更好的证据能证明心智活动不能还原为物质世界的活动?能否证明心智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自由飞翔的意识是如何从我们质朴的脑中产生的呢?
笛卡尔二元论的产生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根据一种逻辑论断——机器不可能模仿意识的自由。
学习发生的过程是由大脑连接的变化决定的。“共同激活的神经元相互连接”便是学习的过程。
【感悟】
人类对于心智的感觉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也不懂多久以前,应该是创世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当然,他们对于自由与束缚(运动与静止)的概念有了发现。因此,古人应该对于矛盾与冲突产生了疑惑。
身体静止时,思想可以飞翔。
这本书会不会很烧脑?目前看来还很有趣!
笛卡尔二元论这方面暂时不去评论正确与否,这里想认可的是:机器不可能模仿意识的自由!以前机器人一出来的时候,总有人担心机器人会替代人,事实上替代不了,现在是以后也是,因为机器人没有意识。还有,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老外都经常搞混中文,因此,我认为有时候机器人不一定听得懂人话。
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学习和记忆的增加,连接着的突触数量和复杂度会随之增加。
总听别人说要经常学习、练习,为什么?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行动】
继续阅读这本书;
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激活神经元的相互连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