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周日晴0-14℃

林语堂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幸福:“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这貌似是多么简单的幸福,但如今却未必伸手可得。记得以前读《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时,书里讲到,幸福感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很难用单一的物质或金钱来衡量。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显示,在超过小康生活水平之后,幸福感与金钱的关系就不大了。(但在这之前,是正相关。)幸福感的衡量标准是多维的,尤其当一个人退休后褪去ta的社会角色时,家人、朋友、兴趣爱好等是一个重新寻找自我价值感的重要纬度。
但从如今令人咋舌的离婚率与结婚率来看,家庭支持令人堪忧。尤其三年口罩结束,高速的经济发展浪潮退去后,很多之前被掩盖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当然,也自然加剧了心理问题的呈现。这其中青少年问题最令人痛心。
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角度看,幸福的家庭三角关系是在动态中(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而变化)保持平衡的,而不健康(矛盾冲突多)的家庭中,三角关系就处在失衡状态中。
比如:父母关系不好或离异,就很容易就会导致孩子偏向父母中的其中一方。而父母角色任何一方缺位,都会导致孩子在人际关系,以及未来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呈现各种问题。
当然,婚姻这种模式仅是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产物,经济越发达,个体越独立,社会价值观也会越多元,单亲家庭、同性伴侣、不婚族……只要你自己觉得舒服就好,那也是幸福。
就像法律最基础的权利与义务对等一样,享受自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孤独。但通常,能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并不多。
读《月亮与六便士》时,看到这么一段话:世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句多么令人伤感的话,可是,也许这就是事实。毕竟,勇敢去追寻理想的人本来也是少数。
这部小说是毛姆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的,但毕竟不是传记,里面是掺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似乎也太过另类与高冷。不是咱们凡人所能企及。
还是感谢这个时代,痛并快乐着,因为参差多态方为幸福的本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