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Invention, innovation are not from dramatic moments of insight where great things and thoughts are born whole.
Those seemingly unremarkable individuals, gradual steps, multiple failures, and countless ordinary and usual uncredited acts, that lead to our most astounding breakthroughs.
Creativity is no magic, could have been few flashes of inspiration, but most of all are just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rs of work. Building your work, was slow and hard, fraught with politics, infested with mistakes, unconnected to grand plans or strategies, got to success by learning to fail. To create is to expect conflict, don't be surprised by adversity but to prepare for it.
Everyone is naturally a creator, that's fairly conclusively true. But when you decide to be a creator, well prepared to spend most of your time creating, persevering despite doubt, failure, ridicule, and rejection until you succeed in making something useful and new. No tricks, no magic, shortcuts, or get-creative-quick schemes.
As Isaac Asimov said how to be prolific writer: First, you have to love your work. secondly, you must only have one 'love'. "
- 《How to Fly a Horse》
How did the monsters fail? The decisions led to failure were made exactly when leaders in question were widely regarded as among the best ones in the world. The paradox is, the way decisions get made in successful organizations sows the seeds of eventual failure. Listened to customers, invested aggressively in new technologist that would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products for precisely what customers wanted, studied market trends carefully, allocated investment capital to innovations systematically, those "good" management was the most powerful reason leaded them failed to stay atop. You have to adapt the environment, defeat competitors, but the awkward dilemma is exactly, don't be adapted perfectly in the surroundings.
创新,即创造新事物。创新是行动与实践,也是最好的检验结果。
1. 创新是人类天然的需要
基因的突变,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推动力量的结果。整个自然,都是创新的结果,也是下一个创新的起始点。
创新是逐步实验,探索,实践的过程。
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发明。
有时我们戏谑说“高手在民间”。不可否认那些奇思妙想的创意,人脑每天在自觉和不自知的情况下,能够产生2万多条想法信息。这中间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意义,天马行空的“妄想”。按照哲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的说法,很多的怪异想法不过是神经递质在传导时偶尔“搭错线”的思想火花。但从创意的点子到系统性、结构严谨可迭代更新的发明,到之后能够推广和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并且艰难的道路。创新并不等于创意。
好的发明并不是一开始就伟大,而是在无数前人的基础上修改,迭代,完善的过程。
“荣誉归于最后一位发明者”。那些被人熟知的发明家,正像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意思的是,这句话原本不是牛顿创造,而是引用于乔治·赫伯特,而赫伯特是从罗伯特·伯顿那里传承了这句话,而伯顿是从一名西班牙神学家那里听来。而早在这位神学家之前,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在1159就说过类似的话(坊间也流传牛顿这话是讽刺跟他“万有引力”之争,矮小又驼背的胡克)。
创新的过程也是如此,不仅需要灵感和思想的火花,更需要谨慎严密的科学计算和研究。莱特兄弟对航空领域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利用空气动力学彻底改变了飞机的底层逻辑,还有“风洞”及其实验测试的思想。降低了整个实验的风险,使得过程变得可重复和改进。在这之前有很多尝试发明飞机的人,很少有人听说,甚至没有记录,因为他们往往只“试飞”过一次就成为了绝对的失败(没有有效安全的保护措施)。
创新的过程除了技术的硬功夫,更多时候也是机遇和偶然因素的结果。就像塔勒布喜欢举的例子: 直到现在人们并没有搞清楚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它既不是内燃机的变种,也不是像瓦特对蒸汽机那样在之前的技术上不断改良出来的。它只是工程师们不断的试错,在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科学原理下鼓捣出来的。
所以所谓的创新,很可能只是我们去发现那些之前没有被注意到的东西。创新要求动手,创新需要试错,创新需要人在科学家的理论与工程实践中“往返穿梭”,创新更需要你有点不一般的运气。
2. 创新的囧境
囧这个字很有意思,两撇相对的眉毛,很像那些学术界里的争议,对立,却谁也无法完全说服谁。
大脑天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一成不变容易丧失兴趣和注意力,更容易喜新厌旧。而另一个方面,人又是害怕变化和革新的,喜欢保持在原地,停留在熟悉的区域里。对抗新想法是人类固有的天性。
想想吧,虽然现在我们都在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但真实的我们并不喜欢“革命”,哦不,创新。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不喜欢那些喜欢鼓捣新奇事物的人,组织里也大多希望成员更加“安分守己”。(果大面试企业马某某多次被拒,原因是:IQ偏离均值,不够ordinary。。)
创新并不一定非要是破坏性的,或者从另一赛道超车过来的所谓“颠覆式”创新。它可以是渐进,不断改良升级的“改进式”创新。又或者,是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一片人们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领域。利用侯世达的joots策略,即跳出原有框架或者系统的另一种思考角度。(据说这位大神的中文名是他自己起的。。)
在学术界里有一些长期对立的争论,双方都握有大量的推论,证据,双方都固执己见的相信自己的正确性,长期谁也无法说服谁。此时的突破,恰恰可能是在双方没有争议的那些地方。那些双方都默认正确,都以为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也许可能是错误的。
真理只有一个,这是必要的前提。真理可能尚不够完备,可能会在未来发现更好的真理。但一个事物只能对或者错,不可能又对又错。这违反了逻辑原理。承认这一点是前提。
这样,创新和突破的关键点很可能不在那些争论最激烈的地方。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证明大家都掌握了相当程度的论据和支持。所以细节的魔鬼恰恰是在那些大家默认,公认正确的地方。因为没有人注意,没有人怀疑,它们就像看不见的空气一样。
还记得我们预热课上提到的this is water吗?
越是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最是关键所在。我们太熟悉,以至于看不到。在任何理论的争论中都有很多未经证实的前提,面对一个问题时,需要跳出的系统常常根深蒂固,以至于它像你所呼吸的空气一样令人不易察觉。
如何颠覆那些已经没有了固定规则、那些创造性不再显得会一鸣惊人的系统? 那些已经尝试过所有的可能组合,那些已经显然杀成红海的疆域?
作为一名创新者,你需要睁大眼睛,去找出被双方共同默认的错误假设。
上世纪80年代,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和胃肠病学家巴里·马歇尔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 而那个时候大家对这种细菌的表现公认为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很多之前的医生、病理学家早都在显微镜下见到了幽门螺旋杆菌。可惜当时医学认为胃里酸性太大,不可能存在细菌。
“胃里没有细菌”,这个错误的前提假设,使人们对所看见的事物仍保持了“视而不见”。
3. 这是一条艰难而没有回头的路。亦如人生,只能向前。
创新者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被大多数主流所接受,你会被排斥,会被diss,会被无数次的怀疑以至于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发现产褥热根源的维也纳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说服其他医生洗手之后再接生。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发现变革,使得因接生感染而死亡的产妇从18%降到2%。然而,给塞麦尔维斯带来的结果是:他被医院开除,被同事哄骗至精神病院,折磨两星期后,郁郁而死。
没有人参加他的葬礼。
创新一旦开始,结果是无法完全预料的。若你决定想做一名创新者,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去积极应对。唯一不要做的就是停止,中途而废。
末尾思考一个“小”问题吧,BAT三大行业巨头在未来会不会被颠覆?
拿几乎每个国人都会使用的微信来说,一般商业教科书或者课程都会说,用户的黏性很大,数据的迁移成本过高。大家的网络通讯人圈子在微信中已经非常稳固,其他小企业想逆袭,或者劝说用户重新注册使用其他形式的社交媒体不太现实。但这些结论中都包含着一些隐藏假设。如果我们重新去审视那些假设,可能会发现:
人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其实社交圈也在不断变化。拿中小学生来举例,现在的很多圈层都是基于学习的场景,同学老师甚至是同学家长,等到毕业这些人很可能就变成“僵尸联系人”,继而被删掉。学校场景的一个不变本质就是时效性, 这一天不管人情不情愿都会到来。过来人都心知肚明,那些在未来工作生活中不会有交集的同学朋友,很大可能程度上不会再有联系。更何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在学校场合停止使用无用的微信社群。像布置家庭作业,讨论等环节根本不需要多这么一个“线上功能”。无休止的在线只能不断干扰和打断我们的注意力与生活。
这些场景的消失和被替代是一个必然结果。
再看另一个隐含假设,数据的迁移。如果未来出现可能技术,使得个人信息和社交联系的数据迁移变得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呢?微信目前的底层逻辑可以看做是一个集权化、中心化的信息数据机构。个人信息,沟通信息全部保存在这个“网络央行”里面。虽然个人连接看似是自下而上,根据需要自发进行的,但整体连接的底层逻辑却是自顶向下的设计和控制。
说到这里不得不赞一下技术出身的张小龙,微信能发展到今天,强大的服务器系统功不可没。特别是有做大型用户数据处理的人,能深深明白果大的意思。不仅仅是邓巴数的限制,拿陌陌来举例,服务器的承载力就是它人数达到一定上限时的硬伤。(顺便说一句,果大很纯洁的都不知道那个是啥,只是学校里的商业案例分析哈。哈哈。。)
我们继续回到强大的微信。提到中心化马上蹦出来的很可能不再是“政府把控”,“中央集权”,而是它的对立面:对,区块链和相关的应用。我们在《谢谢你迟到》中提到过的摩尔定律,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更深度普及(这里暂时都不需要5G,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和算力),个人服务器的存储计算,当所有这些“外围技术”成熟时,如果可以真正做到个人信息既方便获取,又能保证隐秘和安全,点对点的联系是可以跳脱出这个中心化的怪兽,自由自主存活的。金融数据与社交数据不再单独分开,也就是不再需要“绑定”,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可以根据自身和场景的需要独立完成。
想想是不是觉得既颠覆,又兴奋?
另外微信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其变现方式。游戏被限制以后一大块市场和收益被砍掉。而所谓的“广告精准投放”其实根本还远远做不到真正的智能化。微信所能提供的更多仅仅只在于其入口功能。社群中的人一旦通过这个入口建立联结,可以很快会被导流离开至其他应用。小型社群的联系方式在未来也许更看重面对面和小规模的通信连接,微信这个庞然大物,可能很快也会面临它颠覆传统传媒行业时对方遭遇的同样处境。
然而其他应用目前也存在着变现危机。风靡一时的公众号现在的尴尬是写文章的人远远大于看文章的人;严查关税和进出口,以及越来越普遍的全球物流联网交易使得导购丧失了优势和用武之地。
有个企业家讲,最可怕的不在于对手的强大,而是你根本不知道对手在哪里。它可能正在某个暗处悄悄的生长,可能正在无意识的集结,甚至可能还没有但一旦生出就会秒杀你。
让人担心的不是楼上人扔的那只鞋子,而是你一直寝食难安他什么时候扔。
- 果大
通识精读20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
这些书也值得读:
2. 凯文·阿什顿,《被误读的创新》,
3.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和迈克尔·雷纳,《创新者的解答》,
4. 马特·里德利,《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
5. 《爆裂》。
6. 联合作者雅各布·戈登堡,德鲁·博迪,《微创新》。
7. 史蒂文·约翰逊, 《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
(以上观点纯属作者脑洞,若有雷同应属巧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