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出版之后,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教学内容上不完的问题。新教材难教,难的不是内容多,而是我们首先要考虑该如何对教学内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主题明确的前提下,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为例,吴永红老师侧重于宏大叙事,她是从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意义来宏观建构的。具体设计如下:
本课标题:人民解放战争。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谈判桌前争主动(主要讲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第二部分军事战场见高低(人民解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人心向背分胜负(分析国统区的统治,解放区的建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一部分人民的期待重点讲述人民在抗战后希望和平民主建国的期望,但当时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建国,而国民党选择内战独裁;第二部分引领学生分析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抛弃国民党?人民选择支持共产党,共产党由弱变强。人民抛弃国民党,国民党由强变弱;第三部分人民的胜利主要讲述人民解放战争中各行各业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使得其最终赢得这场内战的胜利。
对于这一课,您是怎么设计的?我想一千个老师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这就是新教改希望我们教师能调动自身课程资源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