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之前我对“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没有太深的感触,但今天看完《长津湖》后,对这一抹红有了更深的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05091/5203ce9cf23a19fb.jpg)
可能是因为没有出生在战争年代,习惯了眼前和平的环境,我想我们对那抹红,那个信阳比起革命的那一代差好多。我们只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但没有想到先辈曾经那么艰难。
电影中老排长对伍万里说:“美国那些大飞机屁股后面一开门掉下来的就是一个个炸弹,而在地下的我们确是一个个黄衣服”。面对美军连续不断地飞机炸弹轰炸,当时志愿军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用一次次拼命躲避来应对。
记得一个印象特别深的场景就是,美军飞机在那片荒地上空来回飞了好几圈去,正准备走的时候,两架飞机上的美军说我们比赛看谁打的尸体多。随机而来的就是连续不断地扔炸弹,而趴在石头上一动不动装死尸的志愿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炸药朝自己方向射来而不敢动,只怕一动被发现会招来更多的美军。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长辈对美国人的憎恨那么深,是我们数不清的先辈白白死在他们的赌局中,在他们眼里命如草芥。
当时的气温零下三四十度,面对美军的接连轰炸我们志愿军的无线电不能发送信号,物资棉被都无法及时送到前线的士兵手上。他们当时一天只吃一个土豆,但很多人仍然舍不得吃,把留下来的给受伤的战士。
面对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水滴到桌子上迅速结冰。指挥长看着温度计上的红线,愁容满面推开了秘书要给他披上的棉衣说:棉衣有没有送到前线的士兵手上?秘书说:“还没有,美军接连轰炸,没办法按计划到达”。他瞬间提高了嗓门说:“一定要尽快把棉衣送到前线手上,我不允许我的兵冻死在前线。”看着面前的皑皑白雪他说:“志愿军需要战胜的敌人不止有美军,还有这个老天爷啊!”
通过各自影视资料、历史书籍我们也都知道很多人都活活冻死在了战场上,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作战状态,在皑皑白雪中纹丝不动。电影中一个画面美国师长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了中国战士的冰雪丰碑,这一幕用志愿军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堡垒让他们为之动容,说道:“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电影中朱亚文饰演的角色对伍千里说:“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
看着被美军飞机轰炸地血肉模糊的战士,看着我们因为武器装备落后而不得不一直被迫躲避地绝,看着战士们为了国家一声令下甘愿赴死的决心,看着一幕幕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丰碑那一刻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信念的力量。
信念就是在极巨艰难落后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充满力量不放弃;信念就是只要还有人在就要守住眼下这这一片土地;信念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小米加步枪赛过敌人汽车轮”;信念就是那一抹红,一抹中国红。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先辈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一切,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这抹红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05091/23f97fd6cd37dba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