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和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荣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学,可以把知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
胡适:《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不是读书以致知,而是先知知而后读书,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越大;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鲁迅:《读书杂谈》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列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
诸君要尝学问的兴趣吗?据我所经历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另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则抛却。
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隔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
第三,深入地研究。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倘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顽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