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无意义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思考在百年以后留下一点什么么,尽管人世复杂和疲惫,但在明白它本身无意义的情况下依然要想一想留下点什么。写作者留下的文字,音乐家是音乐,导演和演员是电影,建筑师是建筑,诗人是诗歌,刚好我又背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当然不是最有名的那首,第一句是“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日常生活再怎么忙碌,心里上是最最不在意这些的,反倒让我心心念念的是诸多伟人留下的东西。在有生之年没有尽最大所能地欣赏它们那才是枉费一生。
世上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大自然赋予各种生灵的天赋,人类的智慧和猎豹的獠牙一样珍贵,若忽视珍贵的东西无异于莫大的遗憾。对留下的东西接收越多、理解越深,才更清晰未来的方向该往何处去。前几天去看汉唐的石雕、北齐的佛像,都是现代人无法仿造的样子,那是一种“样子”;当然我们可以说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样子,但从玩味性上说,逊色了。不论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中多么繁忙,当独处时我会立刻沉静下来,去掉伪饰,是自己认识的真实的自己,那一刻十分踏实,远比金钱与物质更踏实;只可惜很难让他人感同身受。不过倒也罢了,我擅长孤独。
作品留给他人,孤独是留给自己的,它包含稳定的踏实。即便只是一种感觉,就像背了一首诗词,和苏轼对话了、和李白交谈了,就踏实了;当然,和莎士比亚也行,和聂鲁达也可。在孤独的意义上,他者是不重要的,我对于他者同样如此,在这个意义上,是众生平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