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的重点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什么是认知,认知和鸡汤的不同以及普通人和人生赢家的认知差异。作者认为,普通人和人生赢家的区别不在于资源、勤奋或者命运,而是在于认知的不同。

关于认知
认知升级,是现在流行的“热词”。所谓认知,即一个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它是建立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情绪体系等的基础。从认知对象出发,认知可以分为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比如,悲观的人看到落叶会联想到自身的衰老、他人的逝去,进而产生悲伤的情绪。乐观的人则可能想到丰收、富足以及热闹的市集等,会情不自禁地微笑。
李笑来对于认知有很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一个人对事物的概念和联接的认识会决定他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他的选择和行动,而选择和行动的结果决定了他的命运。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学霸在想什么,下面的回答很容易看出认知对一个人的影响。

认知和鸡汤
鸡汤是只提出问题却没有方法,就像闻起来香吃起来却毫无营养的方便面。认知则是用逻辑分析问题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同刚开始嚼起来费劲儿,越吃越香甜的山东煎饼。
认知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知道和不知道。比如对英语学习的认知。有的人知道学好英语的关键是“用”;而不知道的人则沉迷于“背”,前者学起来就又快又好。
真的知道和假的知道。真的知道是内心认同,身心一致。假的知道是表面认同,内心怀疑或者信任不足。
知道后行动和知道后不行动。《道德经》里有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只是高兴自己知道了一个新道理,但是不去实践和实验。
真正的认知,是从内心深处认同一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真正的知识,是能让你采取行动的信息。

三个认知差
人生赢家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更新,关注自己
人生赢家对他人的认知:彼此成就,共同利益
人生赢家对世界的认知:见微知著,所见皆美
关于对人生赢家标准的描述,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源自《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在为我们讲述了明朝三百年的风云变幻、人事更迭后,当年明月说“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