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殇春
幼绿才上柳梢
绯红却落桃枝
草长莺飞仲春时
青萍初泛碧池
好雨几分轻寒
远山浅黛淡烟
蹀躞园中看牡丹
只把春色留恋
@孟宪宏春花晨歌醉东风,蝴蝶晓梦迷庄生。
可怜一夜杜鹃啼,催思义山锦瑟情。
@孟宪宏奇峰异峦叹鬼斧,巉岩怪石赞神工。
不信殊景人间有,但疑此身仙境中。
张家界耸立千载忆桃园,结拜百情天地间。
人生在世诚为首,江湖浪迹义当先。
(张家界风景:中间像刘备,对面的像关羽,旁边低的是张飞。)
张家界惊誉仙境别样裁,却叹造化巧安排。
忽如一夜春雨过,新笋争相破土来!
张家界危崖崔嵬耸天立,峭壁嶙峋拔地起。
谁竖长剑向碧空,刺破九霄仗锷利。
张家界《阅兵南海》
战旗猎猎撕西风,巨舰威威驰南海。
长鲸慑波镇狂涛,铁鹰破雾驱阴霾。
百年兴衰思郑和,万里南疆盼英才。
天朝劲旅习统领,中华雄师今又来。
(图为中国海军《长沙舰》,中国最新型052D型导弹驱逐舰。习主席就是在此舰上南海阅兵的。)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修心》
索取太甚自寻烦,心底无私天地宽。
青蚨本是勾魂物,世间诸恶多为钱。
养性谨记痴嗔贪,淡泊名利保泰安。
知足寡欲得长乐,逍遥自在享天年。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酒话醉说》
酒酒酒,久久久
吾辈悦酒由来久
三皇五帝取醪馏
玉液琼浆壶樽卣
祭祀天地慰诸侯
周公殷纣酬贵胄
秦皇汉武蘖麯流
孟德曹瞒以解忧
李白杜甫寄消愁
君不闻:
对酒当歌人几何
杜康明月登高楼
世上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噪春秋
会须一饮三百杯
与尔同销万古愁
但为挽弓如满月
酒酣胸胆向兰楼
莫道人生太寂寞
酩酊日月不封侯!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陌上窈窕醉东风,人面桃花相映红。
摄得好影留春色,幻出真情夸孟工。
@孟宪宏欣喜国色醉天香,赏花何须到洛阳。
相约年年天湖畔,仲春岁岁看陇上。
@孟宪宏颓垣衰草成腐败,青春佳丽赞生机。
韶华易逝怨无情,艳姿难逢应珍惜。
@孟宪宏诅咒寒风摧无情,无辜娇艳遭欺凌。
满树春色忽萧杀,一地落英哭花魂。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世事荣衰终难料,人生风雨能几遭。
莫道花盛繁枝头,一夜落英怨狂飙。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壶口暮色》
大河跌宕惊涛怒,雷霆喧嚣腾叆雾。
游客寂寥夜将临,华灯初上天已暮。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丹染七彩写花魂,墨分五色出叶韵。
匠心独运功夫在,纸立芙蕖有精神。
@裴建华 合肥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囚囿小園寂寞开,空将殊丽对尘埃。
老去耗得三春尽,寥落枝头忆芳菲。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一树锦秀傲春色,万般无奈东风恶。
冷雨寡情摧促甚,繁花落尽是寂寞。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采撷黄花鬓上插,放歌红尘客农家。
踏青须得清明时,赏春且顾新草芽。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浪追浪,浪赶浪,无尽后浪推前浪。
日夜涌动不停息,淘尽岁月寂寞长。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牡丹堂皇绽硕巨,丁香谨慎开微细。
虽是花朵分伟贱,同样芬芳馨天地。
吾虽身贱卑地位,人生一场亦不易。
平凡生命须精彩,不枉此世走一回。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天资洁丽生艳图,玉娥娇仙总不如。
只把美颜向人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凋零》
零落香瓣殇花魂,凭吊艳姿祭暮春。
一朝谢去难寻觅,相逢再盼谷雨临。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春来日暖花盛开,朔风流寒一夜来。
冰雪摧残忒无情,果花冻死农家哀。
图与文无关,此为作者插队的两当小山村《答友人》
退休闲暇无聊賴,舞厅麻将终不爱。
敢将呻吟做赋句,且把陋诗遣愚怀。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落后时代叹飘摇,藉河自古无有桥。
河水肆虐阻南北,行人欲渡涉水淖。
春雷响处红旗飘,人民当家干劲高。
努力建设新世界,重整河山事改造。
甘肃天水藉河上的18座桥裴氏望族出闻喜,千载伟业彪炳史。
五九宰相与将军,赫赫名门传世奇。
甘肃天水藉河上的18座桥千年多流落,浪迹走天涯。
百代频迁徙,遍布大中华。
万里共此姓,一裴遍天下。
祭祖赴裴柏,可算找到家!
__致闻喜裴柏村祭祖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__日渐长,淡修心__且借清商《晏殊的故事》
日渐长,前两天杨花柳絮漫天飞,不由得让人想到晏殊的: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许多人对晏殊的故事不是太了解,前两天听郦波老师讲课,发现晏殊居然是个学霸。他五岁即能诗能文,被当地人目之为神童。14岁的时候,他就以神童的身份,被特别举荐给朝廷。而且皇帝亲自面试,他当殿参加进士试。考卷发下来之后,晏殊一看考卷,即长身而立,在皇帝与众人面前侃侃而谈,说自己曾在十几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了,而且有草稿在,所以为公平起见,请另选试题。真宗皇帝当时拍案惊奇,非常欣赏他的诚实和质朴。后来的晏殊其实是众望所归,在世人一片看好声中,一路仕宦通达,最终做到了执政大臣。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都得益于晏殊的举荐,是一代名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