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半,车子还在高速路上行驶,我已归心似箭。
想念妈妈的唠叨,想念猫小姐的“呼噜噜”,想念家里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想念那宽大舒适带着阳光味道的床……
人就是这么奇怪,在家里待久了,恨不得张出翅膀飞得越远越好。离家几天,却又开始想念家里的一切。告别海南,告别广东,告别广西,告别贵州,车子一进入四川境内,就有了归家的意味。
感谢朋友们的陪伴,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思的春季。感谢自己放过自己,敢让自己这十多天躺平修养,咳嗽好了,溃疡好了,头痛好了,失眠好了……一觉睡到天亮,吃嘛嘛香,满血复活的感觉真好!
这一次度假,彻底放下了一切工作,所以非常放松,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悄悄发生了改变。人啊,怎么样度过一生才算有意义?追名逐利?淡然躺平?纠结痛苦?其实,最重要的是回归本心,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我很清楚自己的本心是什么,关键是在忙碌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修炼,修炼,修炼。今年的关键词就是:修己以敬!
他们开车的空档,我趁机又读了一部分叶嘉莹的文章,今天看的是正始诗歌和太康诗歌两个部分,了解到魏晋六朝的诗歌精华内容。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才华横溢的他们,却生在那样动荡的社会,甚至因为自己的才华引来夺命灾祸。很幸运自己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稳定的、清明的盛世,可以安然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叶嘉莹讲诗,可以让我们回归到好诗的本源标准:所谓的好诗,是各有各的好处的,有的以情胜有的以感胜,有的以思胜,有的以气胜。以情胜者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真可谓使天下有情人都为之感动;以感胜者如“紫薇朱槿初残,斜阳却照栏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既没有什么喜怒哀乐的情感,更谈不到深广博大的思想,它传达的只是诗人的一种纤细、敏锐、微妙的兴发和感触;而以思胜者像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之五),通篇涵蕴着一种超越的思致与哲理;再一种以气胜的诗如我们讲建安诗人曹植《白马篇》时曾说过的那种无所谓感,无所谓情,只是表现了说话时的一种口吻和气势的一类诗。
王国维在解释自己的“境界”时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什么才算真感情?叶嘉莹认为:真感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感受,是感官,如耳目口鼻这些感觉器官上的感触;第二是感动,是外界的情事景物作用于你的感官的程度不断深刻,以致使得你不禁为之动情了,这就是感动;第三个层次就是感发,是耳目的见闻引起你内心的感动,而你除了这种感动之外,忽然之间好像精神上获得了一种超出你所为之感动的情事之外的启发和觉悟,这就叫作感发。
反复品味这些讲解,才知道自己以前读诗歌,不过是个门外汉,只是凭着经验去感受诗歌的精妙,却说不清楚到底妙在哪里。
汽车载着我,可以让我回归到生活的家园,诗歌领着我,可以让我回归到精神的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