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武侠还看金梁古

武侠还看金梁古

作者: 有鹿689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14:51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刷微博偶然看到由某个著名网络武侠小说改编来的TV版人物海报,朋友说很期待。的确,网络小说的风靡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论起文字功夫,我还是喜欢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的三位大师。

    武侠还看金梁古

    曾有人这样说,梁羽生者,开风气也,开先河也;金庸者,真命天子,独孤求败;古龙者,后起之秀,冠绝当代。新派武侠小说就应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通俗小说,但这里的通俗却又不是今日有些网络小说所呈现出的那种粗制滥造,而是借侠情写人情,说故事照现实的通俗。

    更令人欣喜的是三位大师用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字在认真的诠释着新派武侠。

    这三人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一系列武侠作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时至今日,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还在不断被翻拍,搬上银屏。说起来,谁不知道当时老先生是为了维持《明报》销量才去写武侠,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写武侠的名气竟远远胜过了写新闻,这也令人不仅可思议。究其原因,还是通俗,他的文字浅白却不粗糙,细腻而不会感到过分堆砌。文俗情也俗,写靖哥哥的义,可以联系家国,为国为民,终老洛阳,无愧侠之大者;写杨过的痴,纵身跃入绝情谷,十六年深情不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写岳不群的奸,笑里藏刀看了前半段还念他刚正严慈,后半段却是咬牙切齿。这些都是世间最普通的情感,却一一表现在金庸笔下的大侠身上,没有无敌的神化感,看完却又觉得毫不夸张的大义凛然,这就是金庸笔下的通俗感,在武侠文学乃至现代文学上一种真正的探索与突破。

    武侠还看金梁古

    古龙的文字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仙气,可以说看他的文字,是区别于其他所有武侠小说之外的一种享受,他将散文带进了小说,连文字都是很有气质。正如他说自己写文章也就是为了换钱买酒的逍遥与洒脱,我们惊讶地发现一场大战也不用洋洋洒洒的百字描绘,只一句“飞刀一出手,那人便死了”就完全向我们展示了李寻欢的个性与武功。《陆小凤传奇》里最吸引我的还不是陆小凤,而是西门吹雪,初见西门吹雪,古龙既未写他的面容,也未写他的衣衫,更未写他的剑,只一句 “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他剑上的血。”这句旁白便先声夺人,在广大读者心中从此树了形象。试问如此犀利的刻画描写又有谁能模仿?

    武侠还看金梁古

    若说金庸以文养报,古龙卖文换酒,梁羽生可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了,有人说他的文字不如拍成的影视好看,也有道理,虽说开创先河,但梁翁毕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文功底在小说中有着不小的体现,尤其对于当代读者读起来是有些晦涩的。另一方面,他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感以至于对金庸书中的“宋人唱元曲”感到有些不满。而这些条件却约束了他文章的情节与发展,导致他的书中过分要求历史,不见大胆的创造,拣不出一两个突出的代表人物个性,说不出一两个新颖的门派,这是他所不及后辈的。不过单是光凭他敢于下笔开创新派武侠文学那股另辟蹊径的勇敢与深厚的文学功底,就值得后面一直到今天我们这些小辈的学习。

    武侠还看金梁古

    中国新派武侠到今天,洋洋洒洒,正史野史,倒叙正叙,是永不能绕开这三位的了。古龙早饮笑长睡,梁翁亦驾鹤西归,金老鲐背之年早得剑后忘剑。我们只得叹息也许是时势造英雄,造出了那个时代新派武侠界的三位文学泰斗。也只得期待,期待一位新的英雄,继承以往优秀的文字与笔力,而不是靠着浮夸的情节与完美的主角人生,开启我们真正的武侠文学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侠还看金梁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dw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