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书,总是隔两年间拿出来再看一遍,其中最爱的还是这本《撒哈拉的故事》。
这个月公司复工恢复生产,做地铁的时间用来读书,我又恢复了微信读书的习惯,没法子,口罩手套全副武装的我,实在无暇照顾一本书。在书库中,我又翻到了这本熟悉的书~~
我是大学毕业后才开始喜欢读书的,仗着第一份工作的优势总在午休时跑去卖场读书,书成为我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风港,我在这港湾中久久不愿离去。从此养成了习惯,每当我心中泛起涟漪之时,总是酷爱读书。去年九月,我开始疯狂的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人性的枷锁》《杀死一只知更鸟》...长的一周短的一天,疯狂的用书填满我的生活,我用读书来自我疗伤,完成自我的另一次蜕变转化。
三毛的书就是在毕业后接触的,初读时,完全陷入了三毛女士的人格魅力中不能自拔,于是搜刮了三毛女士所有出版的书,被文章中所描述世界尽头所深深吸引,为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期冀又心碎,被三毛女士在极度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享乐于天地万物的精神与态度所深深折服。被文章中所表述的撒哈拉威人的生活或感动,或压抑,或愤怒,或痛苦着。有人说,这本书浅显的如同低龄小说,小学生也能顺畅阅读。我却不管不顾这狭隘与偏见,如同珍宝,总是隔段时间便拿来擦拭一番,每每惊叹于它闪耀的光辉。
三毛在后记中曾说:本是寄给父母的三两手记,却被被众人追捧。我想,我们所追捧的,不是浅显的文章,而是站在文章背后那个鲜活的生命。那生命肆意盎然的扎根广袤的沙漠,狂风肆虐,那生命之花却绽放的如此美丽,让人神往的,是三毛女士自身自由的精神与及其独立的人格,给闭塞的我们带来光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