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朋友们聊天,谈到大城市的雾霾、拥堵,人到中年的困惑,上有老下有下的压力,很多人说,真想找一处桃花源,远离这世间的纷扰。
看了很多自媒体的文章,文风清丽脱俗,人物我行我素,图片美仑美奂,为我们展示了朝九晚五以外的另一种生活。
文中的人物,徒步登山,挑战极限;隐居小城,种茶染布;有一技傍身,看云淡风轻;择一城终老,守一人白头。
他们把不走寻常路的生活,诠释到了极致。做为旁观者,我们只能叹息自己既没那个勇气,更没那个能力了。
找一个安静的所在,不是问题,以什么谋生才是问题。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足够的积蓄,日子要怎么过?
虽然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隐士,但很多人都有一颗隐士的心。
提到世间的隐士,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晋末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了。只要提到隐居生活,人们就会想到他,想到他所描绘的岁月静好。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他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一生平淡无奇,在当时的文坛寂寂无闻,但身后却声名日隆。
虽然后世对他的出仕、归隐和晚年生活,都有大量的争论,但他坚决辞官隐逸,回归田园,由儒家的“入世”走到道家的“出世”,从“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到“田园牧歌”的平淡,却是很多人向往却又做不到的。
很多人推崇他远离俗世的清静高洁,淡泊明志,其实,他也曾有理想。他写下过“少时壮且厉,扶剑独行游”的诗句,表达了他也有“猛志逸四海”的志向。
关于做官和归隐,他一直很矛盾。既想为官一展鸿图,又想远遁田园清修,游走在仕与耕之间,十数年。几度反复后,他发现自己不喜为官,不擅为官,回归自然才是心之向往。
也有人说,他厌恶官场黑暗,趋炎附势,不想同流合污。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决心再不为官,这都是个有勇气且艰难的决定。
辞官后,他的隐居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呢?因为有些故事,我们只知开头,不知结尾。
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留下不少词赋,另有友人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和记载,由此,我们可见一斑。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祖上三代为官,曾祖父出身不高,但战功显赫,官至大司马,外祖父也是晋代名士。不过,此后家道中落,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家里几乎没什么产业了。好友曾描述他的生活,“少而贫病,居无仆妾,母老子幼。”
当时的东晋,社会等级森严,跌落为贫士的陶渊明,为了生活,没有太多选择。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写下这首诗时,陶渊明40岁,第四次出仕,上任途中,触景生情,赋诗一首。
诗中说,看厌了异乡的景物,心里念的是山间的旧居;看到云间飞鸟和水里游鱼,他心生羡慕,感叹自己没有它们的自由。
为了生活,即便在官场多有不适,也要再次为官,以养家人,内心的确无奈纠结。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东坡
苏东坡说他想做官就做官,不以追求仕途而耻;想归隐就归隐,不以归隐而清高。饿了就去讨吃的,有余粮就宴客,活得真实,活得任性。
后世的很多知名文人,对陶渊明的诗文及人生选择都推崇有加,其中以苏东坡为最。苏东坡的仕途非常坎坷,在官场几度沉浮,一生都在被贬中渡过。可以说,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他羡慕且佩服陶渊明,能真的归隐田园,再不出仕,而自己始终没能做到。对陶渊明,他只能口头表达景仰而不能效仿。
与很多隐士不同,陶渊明的归隐并不为避祸,也不为东山再起,且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完全脱离追求功名的轨道,真正以躬耕终老。
归隐初期,他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续弦的妻子勤劳节俭,日子过得还算逍遥,他写下了许多温暖美好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不在话下,暖暖的村子,依稀可见的炊烟,狗吠鸡鸣的日常,都跃然笔下。对田园农耕的描写恬淡真实,被后人奉为“田园诗人”。
然而,我们都向往的田园并不全是美好,陶渊明虽固守了他的本真,却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悲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陶渊明《有会而作》
这首诗是他58岁时所做,那时,他的生活几近绝境。家贫时常饿肚子,暮年仍为生计发愁,想再体会舒心闲适,怕是很难。
归隐三年后,一次大火毁了他的家园,也毁了他的淡泊。不爱名利,安贫乐道是一回事,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又是一回事。这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寄人篱下,靠好友的接济为生。
一大群儿女,“幼而饥寒”,他去外乡乞讨食物,叩开了人家的房门,却开不了口。沦落到这般境地,再没有诗意可言。
辞官归乡过上平静简单的生活,用劳作换来收获,虽清贫却也自由,这样的生活是他所求,但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绝非他所愿。
苏东坡叹服他的真,遵从本心,不贪富贵,不恋权势,但这样任性的真,却要付出代价。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
美学家朱光潜说,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而鲁迅则不认同。他觉得陶渊明并非完全出离尘世,所以才有了上面那句反驳的话。
陶渊明在诗中说,面对世事的变化,应该不喜不惧,顺其自然,不应多虑。对生死,他也很坦然的说“有生必有死。”
大多数人从他的诗中,看到了真实和平静,但有人却看到了那背后的波澜。
清代诗人龚自珍评价他说,别以为他的内心是平静淡泊的,他的诗中有两分诸葛亮的壮志豪情,一分屈原不得志的牢骚。
我们歌颂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他凡人的一面。很多文人推崇陶渊明,把他描述得完全超凡脱俗,如神一般的存在。
认为归隐的生活,完全美好,诗人的内心,绝对平静,那只是我们的想像。
把他神话的人说,他对自己的选择始终坚定,并甘之如饴。因为承认他失意于理想,困顿于现实,是对他高尚灵魂的亵渎。
人生的最后几年,再难他也没有为官,选择是坚定的,但说他固贫守穷,内心毫无不平,是不真实的。
其实,他不喜做官是真,心怀理想是真,渴望自由是真,归隐初期的悠闲恬静是真,晚年的窘迫凄凉,愤懑遗憾也是真。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不知道写下这句诗的陶渊明,内心是怎样的矛盾。事实也确是如此,在他百年后,声名大噪。一生是否枯槁,可谓见仁见智。
他曾感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可见他有仕途不畅,怀才不遇的痛苦。
在现实中,对世事无能为力,却又放不下期望有所作为的心,这种矛盾一直折磨和纠缠着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却又欲罢不能,这是他晚年最大的痛苦。
说陶渊明是个失败的人,不完全正确,但归隐生活走到绝境,他应该算是个失意的人。即便不追求富贵,也应觅得温饱,这是自然与闲适最低的物质要求。
晚年,他拒绝为官的机会,看着想吃肉的孙儿,虽有不忍,但仍拒绝了亲旧馈赠的梁肉。世人说他有气节,不吃嗟来之食,这其中的心酸难过,却不难想像。
“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文学家欧阳修
也许有些人,对陶渊明的景仰与他的高风亮节无关,从虚构的《桃花源记》到现实的人生选择,陶渊明为世人开创了一个用来憧憬的理想国。
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往来种作,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中的田间地头,除了些许悠闲外,还有无尽的辛劳。
陶渊明一生好酒,对他来说,离开朝堂的生活,是由写诗、种田、喝酒构成的。只是到了最后,年老无力种田,家贫不能畅饮,剩下的只有诗了。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对陶渊明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确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只可惜,如果他生前显赫,晚年就不会那般困窘了。
“穷病的书生,进不可以谋国,退不可以谋身。”--美学家朱光潜
夸赞陶渊明伟大的朱光潜,对他也有这样的评价。不讨论这个评价是否公正,但这句话对想逃离尘世的人,是个警醒。
隐士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要考虑好退以什么谋身,才是重点。如果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家里最好有十斗米,或者有所长。
即使没有逃到山里田间,移居到国外,也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朋友说,移民后,在国外幸福感较高的人,反而是那些在国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电工、水暖工、油漆工、木匠、厨师,有一技之长,完全不愁生计,甚至可以日进斗金。我们这些半吊子英语,专业不吃香,手无束鸡之力的人,就只能干瞪眼了。
写这篇文章,没有贬低陶渊明的意思,不管他是否“浑身是静默”,他都是伟大的。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爱菊,人尽皆知。菊花被称为花中的隐逸者,正如他选择的人生一样,我行我素,遗世而独立。恬淡的菊花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人淡如菊”是我们对淡定自如的人的一种褒奖。
只是晚年,生活的困苦消磨了淡定,现实的凄凉吞噬了恬静,诗和田园不再那般美好。
隐士难当,因为那不是附庸风雅,面对生计,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
如果你打算效仿陶渊明,除了勇气和心态外,还要有一个不爱华服的妻子和一个不喜吃肉的孩子。
“凡是隐士,不是个人主义者,便是失败主义者。”--戏曲史家蒋星煜
最后,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让我思考良久,以隐居来避世,是真的心如止水,还是壮志未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