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顾名思义,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以总结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曾子有曰:“吾日三省吾身。”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以雷电实验为我们所熟知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通过每日自省的习惯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逐项改正,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和尊敬的伟人。
那么,请问:
- 你觉得反思重要吗?
- 你有反思的习惯吗?
- 你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反思呢?
- 你通常对哪类情况进行反思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这样的:
- 我觉得反思很重要,是对我诸多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
- 时常进行,不很规律。
- 事情进展顺利时我会总结经验,不顺时我会反思教训,但我觉得后者更加重要,因此有时前者没有后者用心和深刻;
- 通常对教训类的反思会更多些。
这样的回答合情也合理。毕竟,反思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我们都在或多或少地使用着这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不过,反思这件并不算新颖的事物,在《成为领导者》一书中,我却收获了对它新的认知与感悟。
这主要来自于书中的几句话。
反思是领导者从往事中学习的主要方式。
反思也许是我们学习的关键方式。
这让我想起一连串的至理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等等。
想必这些就是先人们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感悟,才能让这样的话语与道理可以跨越时空,让相隔了千百年不同时代的人也能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啊!
细细琢磨,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抑或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所有这些我们常用的和熟知的学习方法都主要是在向外求——通过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与视野范围,来达到增进学养的目的。
尽管这其中也会有思考、总结、复盘,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每个人的成长同样意义重大不可或缺,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实践及其反思对于学习与成长效果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经过实践和总结的认知,有可能是错误的,有些是靠不住的,也很难真正变成自己的。
只有经过了实践,且对实践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才能收获“真知”。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反思来学习,确实很关键。
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反思更好呢?
书中借用芭芭拉·科迪的话,对此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
关于反思,芭芭拉·科迪说:当你一路向前,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时,你不会坐下来反思过去。而那恰恰是你应该反思的时刻。如果要到犯了重大错误才想到反思,就会有两个后果:其一,因为情绪低落,你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反思;其二,倾向于只看到那个错误,忽视所有你做得正确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失误的痛苦会警醒我们从失败当中吸取教训以免日后走入相同的误区,因此在一件事情做错了之后进行反思的现象,很普遍。但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喜悦的情绪会鼓动起我们的自信心,促使我们更多去想如何一鼓作气奋力向前,却鲜少有心思回望之前走过的路。这就有可能让我们丧失总结宝贵经验的机会。当然我相信,很多智慧的人已经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这确实也为我们普通人做了提醒。
总而言之,往事是学习的绝好材料,它们是我们宝贵的实践经历,我们要通过反思利用好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的重要财富;同时,合适的反思时机就是当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很顺利的时候。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事情进展不顺时糟糕情绪的拖累,让我们的反思不仅得以找出错误的部分加以修正,还能总结出正确的部分加以发扬。
试试这两点吧,祝愿你的反思效果,达到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