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无为”三部曲

作者: 草民老李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11:37 被阅读0次

      上高中的时候适逢文革,基本上不把学习当回事,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第一次听说老子主张“无为”,觉得很好。那个时候根本找不到原著,老师也不敢解释。我望文生义,把“无为”理解为什么都不做,事物都处在自生自灭状态,多好啊!我要是什么都不想做了,就说我这叫“无为”,跟老子学的。

      恢复高考之后,我考上大学中文系。老教授告诉我:“无为就是无不为”。按照这种解释“无为”就是什么都做,和我先前的理解恰恰相反。这是老教授的话,我不敢反对。也没有去读原文,就觉得这样的解释是对的。毕业之后又觉得老教授的解释不够准确。自然界的物可以自生自灭,人则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肯定是要“有为”的。可是能做到“无不为”吗?不可能吧!什么都做,还不把人累死?当时又觉得自己是个中学老师,抠这样的问题没有意思,于是就把这个问题搁置一边了。

        退休后,把《老子》一书略读一遍,恍然大悟:“无为”就是“圣人”和“民”(老百姓)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子》第三章里说得很清楚,“圣人”要做的事主要是净化老百姓的心灵,让他们吃饱肚子,削弱他们的欲求,增强他们的体质,让他们处在“无知无欲”的状态,即使有几个聪明人也不敢任意妄为。做到这些就叫“为无为”。老子的结论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和“民”的分工十分明确,都知道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这样就天下大治了。

      关于“无为”的理解,我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以说一步一个台阶。但是我的理解是不是老子的本意还很难说,我要继续努力!

“活到老学到老”,此言不余欺也!

相关文章

  • 理解“无为”三部曲

    上高中的时候适逢文革,基本上不把学习当回事,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第一次听说老子主张“无为”,觉得...

  • 理解·无为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 1.在孔子看来,人行走坐卧要符合礼仪,不能一味的释放天性,怎么舒服...

  • 怎么理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怎么理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通俗来讲,是指“得道”的手段。我们追求“无为”,是要在“无为”的宗...

  • 学习《道德经》笔记整理

    如何正确理解“无为之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的前提是有为。因为有无相生。“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

  • 再次理解无为,不争

    我就是一个宇宙,其实跟天地这个宇宙是没有区别的,了解透了自己,就了解透了天地。 我就好比是这个宇宙中的一个细胞,我...

  • 禅苑谷书院:《教育道上》之无为而无所不为

    老子提倡无为思想,如果理解不恰当,认为这是一种负面思想,老子讲的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恰恰相反,无为即有为,...

  • 二章 治国

    仔细揣摩老子的无为而治。 无为,可以理解为什么都不做,这岂不省心。但若懒惰无为,真能治么? 老子此文对无为的推导过...

  • 理解-无为以牧之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

  • “无为”的理解以及引申

    老子的本意不得而知,那么“无为”是现在所谓的顺应自然规律吗?我觉得也有问题。 比如,可燃物遇火将被烧成灰烬,密度大...

  • 无为

    今天学习理解了“无为”。 “无为”这词来自于《道德经》,来自于老子的哲学思想。“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之意,而是指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无为”三部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hq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