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散文
第21篇 “大道理”与“小窍门”

第21篇 “大道理”与“小窍门”

作者: Letree与那些书那些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9-21 07:12 被阅读0次

    1.大道理

    听到或看到的话再有道理,心里还是容易冒出那句“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本身是说道理不仅要懂得,还要有所行动。

    这也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谓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但是,即便人们知道这句话背后道理的重点不只是“知道”,还应该“做到”,

    结果却还是行动不起来。

    分析原因:

    一部分人比较怀疑,在不确定道理是否真的会奏效前,不愿轻易行动;

    一部分人比较谨慎,即使相信道理会奏效,但在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好时,也不愿轻易开始。

    前者属于“我不信,我就不做”,这很容易理解;

    后者属于“我相信,我还是不做”,这普遍被大家理解为不够“自律”。

    我们都知道自律的生活对自己有益,可为什么我们的行动却跟不上呢?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曾说:

    大部分人都知道言谈举止应该如何才对,

    问题出在我们并没有起而行,而非我们不懂。

    ...

    我们需要一些窍门才办得到,但在这之前,

    我们必须先接受自己只是动物的事实,

    我们需要靠一些低等形式的窍门帮助自己,而不是讲大道理。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所处环境改变的速度比我们基因进化的速度快得多,我们的本性还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环境。

    我们需要些小窍门来帮助自己。

    2.小窍门

    那什么样的小窍门可以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呢?

    佛教讲究以“禅机”点化众人。凡事不说破,让众人自己悟得结果。

    禅宗二祖慧可,请求师父:“我心未宁,乞师以安”

    达摩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将心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阳明也爱以摆弄禅机的方式给弟子讲道理。

    王阳明曾教会弟子“致良知”之说。

    弟子请求他讲明白点。

    王阳明说:“既知致良知,又有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

    弟子再次请求他讲一下能够做到的方法。

    王阳明答:“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麈尾提起。

    一日,其徒将其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得麈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参见《王阳明大传》

    现代的人们则从心理上和自我管理上寻得了实行的小窍门。

    《自律力》以“你今天尽最大努力XXXX了吗?”提问的方式,让我们每天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重视执行这件事。

    《超级大脑备增术》则以“忽略、自动化、不完美、不完成、专注”5个方面的场景帮助读者发现得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效力。

    这些“小窍门”让大道理形象起来,我们更具象的理解了应该如何开展行动。

    3.大道理与小窍门

    当我们真的通过小窍门开始行动起来,并得到一些进展时,再回头看那些大道理,只会拍案叫绝。

    慨叹“古人的话果真是有道理的。”

    大道理就像是一个结论,小窍门则提供了场景和方法;

    大道理如果是一部经典著作,小窍门就算是畅销书;

    大道理在于言传,小窍门在于身教。

    当我们行动起来之后,会发现。

    所谓的长期主义不过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谓的刻意练习不过是:无他,手熟尔。

    所谓的好的教育不过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然后,再次感慨,怪不得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写在最后

    百川终入海。

    无论是小窍门还是大道理,只有川流不息才能到达目的地。

    百川入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1篇 “大道理”与“小窍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lb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