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绕不过偏见和对不熟悉事物的自我判定。
关于固有认知和偏见,我有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故事要写。
那便是我独闯西宁,捡路友一起去青海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是少数民族夫妻,原谅我浅薄的少数民族知识,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他们来自哪个民族。
故事发生在去青海旅行临时组队组车去青海湖的路上。中午我们在公路边的餐馆吃午饭,因为司机兼向导是回族,虽然他一再告诉我们不用照顾他吃饭问题,但出于对他们餐饮方式的好奇和入乡随俗的想法,当然还有抱着一颗探寻美食的心,我强烈要求跟着向导去他就餐的餐馆一起吃饭,他不推脱,却也事先告之我,南方人可能不太吃得惯。虽然我是一个西南人,拥有吃香喝辣的天赋,但同时我也有一位过年就爱做点江浙菜的奶奶,和一位一言不合就做粤菜的外公,我有多元口味先决基础,绝不挑剔。
话说回来,当我跟着向导踏进餐馆的时候,餐馆的经营者是一对少数民族夫妻,里面的客人也全是和汉族在长相上有着明显区别的民族,作为餐馆里唯一的汉族长相,我反而成了少数民族,固有认知在这时发出了预警,让我拘谨起来,只好把注意力转移放在食物上。
向导的午餐是炒牛肉和炒青菜,主食是样貌类似黄油面包的东西,秉承着寝不言食不语的标准,我也不好多问(其实是因为拘谨和紧张),就先叫它大面包吧。好奇的拿起来掰开吃了一口,味道有黄油的香和小麦粉经过烘烤过后的清甜,口感介于面包和馒头之间,这美妙的口味让我一口气连吃了两个,旁边餐馆老板一家看得有点诧异?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问我好吃吗?我连忙点头说非常好吃,老板脸上突然就露出了笑容,且笑得很开心。
用餐完毕临走,老板娘提着一袋大面包要给我,嘴上还一直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当时是有点懵,心想:“我能接吗?我接过去老板娘会不会立马给我说300元?”于是便推辞。向导走过来跟我说:“你接着吧!”有了向导这一说我安心许多,便道谢收下。在我接过那一袋大面包的时候餐馆老板一家笑开了花嘴里还说着什么,这时我才听懂老板娘说的是:“你喜欢,送给你!”出餐馆的时候,我给老板一家挥手道别。
回到车上,准备再次出发时,向导给我说:“老板一家发现你一个汉族姑娘喜欢吃他们的食物,挺开心的,就去厨房给你准备了一些送给你,你要是不收他们会难过的。”那一刻我既温暖又羞愧,温暖的是老板一家的简单朴实和善意,羞愧的是自己用偏见防备之心度君子之腹。
虽然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可是在“温暖善意”这个主题的回忆里,一旦有外界催化就能立刻想起,并且回忆起来还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大概就是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