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S来电,与我通话近一个小时,恒久不变的话题,围绕她的家庭、她的孩子、她的工作、她的人际关系、她的种种不解和困惑展开。我没有好的建议,却冒充了心理咨询师。
我与S是大学同班同学、是同乡,宿舍相邻、脾气相投、同学阶段形影不离。S在大学时谈了恋爱,恋爱对象比我们年龄大不少,已入职场。在S看来,她的男友是一个非常成熟、富有责任心的人,只要没课,S就与男友腻在一起。
而我奉行“求学的路上不谈爱”理论,没事儿就泡在图书馆里,徜徉在书海中,享受着没心没肺、没有羁绊、没有负担的学习生活,单纯而充实。
大学毕业不久,S与男友结婚了,组建家庭生了孩子。因我们工作于不同的行业,我成家又较晚,彼此缺乏共同话题,渐渐生,联系也慢慢变少。
两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我们相逢,重又联络起来,那次聚会中,她在谈话间透露了已离婚十多年了讯息,离婚时孩子三岁,男方坚决不同意她把孩子带走,S也并不强求,于是净身出户,“未能带走一片云彩”。
问其理由,她只苦笑着说:“都过去十来年了,一切都云淡风轻,哪能想起当初为何要离”。她这个态度,我倒也放心,看上去她离得洒脱,没有拖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挺好。
半年后,S 来电,详谈起她与儿子的关系。她说每周末会将儿子接到她的住处,目的是想与孩子增进增进感情。但事与愿违,每次她都像吃了闭门羹一样的失望,她无论如何向孩子传递母爱,表达温情,都难以取得孩子的理解,孩子永远是冷冰冰的态度,在失望和无计可施、无人可诉之时,S会打电话给我,我知道她只是想倾诉而已,并不求答案,因为她知道我给不了答案,她困在事里,而我既不能生发同理心,也不会真正理解母爱不被接受的痛苦,我只是个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只消倾听就好。
每次,我只会用一种理论来安抚她,“你想开点儿,谁让你离婚时抛下他呢,人非草木,你没有付出真情,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你不在身边,人家现在不需要你了,你给予的亲情不是多余吗?”
我并理会S能不能听进去,而执念于她一开始就错走了一步,过早地进入婚姻,并不明智。在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建设时,对猝不及防的家庭关系纠缠无能为力,根本没有经验去应付,以离婚来逃避罢了,不良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发展,也许是他的一生。
像蝴蝶效应一般,与孩子亲子建设不顺利,也造成她与同事之间偶有些摩擦与不快,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令她懊恼。她变得渐渐敏感和脆弱,稍有些不顺心,就焦虑得睡不着觉。
我的孩子就要上大学了,也许会遇到有缘人,将来还要成家立业,我建议孩子在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刻,不要因为年轻就可以任性,任性的底层逻辑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成家与立业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家庭不和谐,工作上、事业精进上、人生发展、生活幸福上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在年轻时,多在学业上精进、在人格上修炼,不走弯路,走实成长的毎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