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四十三,汉纪三十五(公元36年—公元46年,共11年)
主要历史事件:
公孙述战败,刘秀平定巴蜀统一中原
刘秀收回军权,休养生息
大司徒韩歆受斥责自杀
刘秀下令重新核查垦田面积
交趾造反,徵氏姐妹自立为王
皇后郭圣通被废,阴丽华被立为皇后
刘阳被立为皇太子,改名刘庄
“硬脖子”县令董宣杀公主家奴获赏
西域都护撤销,鄯善、车师归附匈奴
【原文华译】刘秀在军旅中时间久了,厌倦武事,而且知道天下疲耗,大家都希望得到休养生息,所以自从陇、蜀平定后,只要不是紧急事变,不再轻言军旅。
皇太子曾经向他请教攻战之事,刘秀说:“当年卫灵公问军阵之事,孔子不回答(《论语》: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听说过;军旅之事,我没学过)。这不是你所能胜任的。”
邓禹、贾复知道刘秀一心要偃干戈,修文德,更不想让功臣在京师拥有重兵,于是交出军权,一心修养儒学。刘秀也希望保全功臣爵位和封地,不要让他们担任官职,然后因为过失而被剥夺爵邑,于是撤销左、右将军官职。耿弇等人也上缴大将军、将军印绶,只保留列侯爵位,回到自己家宅,朝会时以“特进”身份出席。
邓禹品行敦厚完备,有十三个儿子,让他们每人至少精通一部儒经,休整闺门,教养子孙,都能够成为后世表率。家中资财用度,只收取封国中的税收,不从事生产营利(不与民争利)。
贾复为人刚毅方直,有大节,回到私邸,阖家修养威重。朱祜等人举荐贾复为宰相。刘秀正以吏事督责三公,对功臣都不予任用。当时,列侯中只有邓禹、李通、贾复三人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刘秀虽然制御功臣,但是也能包容保护他们,原谅他们一些小的过失。远方进贡的山珍海味,一定先遍赐诸侯,以至于御膳房都没有多余的。所以功臣们都能保全他们的爵禄,没有被诛杀或贬谪的。
【学以致用】
01,我们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上井岗山时候,毛教员有杯茶释兵权(影视剧:井冈山),但是却很少知道,光武帝刘秀最先使用这一招
02,刘秀是一位很高明的老板,也是一个有大爱,有格局的老板
前文有讲过,功臣可以奖赏,但是升职需要匹配才干
同时,拥兵自重,这个词一直是老大最忌讳的,
所以,刘秀在引导他们放下手中的权力,把职位降下来,或者去掉,但是“股份”是不会少给的。甚至一些福利政策都搞得很好
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作为领导者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说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
在我所了解的封建王朝当中,刘秀的家庭关系是很好的,
这个好,体现在后宫没有出现争权夺利,太子位置变换,而没有出现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并且还非常亲爱和睦,
我们知道,所有的皇帝(除了首创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健康的,心灵上面都是有创伤的,
但是,刘秀的一家子都非常好
这个得益于刘秀的个人修养
这个修养不仅仅体现在公司治理上面,怎么去对待工作,怎么去对待新老员工
还体现在家庭里面,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气场。
我们常讲,事业家庭很难分开
老板就更加如此了,身体,心灵,家庭难以平衡
那么,怎样来处理好,就看个人的修行了
王夫之说,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
03,刘秀不让儿子了解军事,这个事情怎么样看?
还没有实践,没有方案,或者讲,有方案却没有验证,不好说,只有经历过的,才能说道说道
但是,最近为了了解“知己”,正在接触一些上古天文以及中国命理方面的书籍,或许这里面会有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