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不是第一个住进这家养老院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林奶奶生养了五个子女,四女一子,到老了,却没有一人愿意与她共同生活。子女们没有明确嫌弃她,但她心里明白,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打扰谁也不合适。所以当儿子提出送她去养老院而女儿们也没有表示反对的时候,林奶奶答应了。
林奶奶不愿离开家,但她年纪大了,一个人生活也确实勉强了些。还是答应了好,免得给子女添麻烦,他们都不容易,谁也不容易。
养老院的日子不算顺心,但林奶奶不会说,也许也没人愿意听她说。儿女都不过是走过场般难得来看她一次。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看”,连简单地聊聊天也觉得耽误时间。
或许他们真的忙吧。林奶奶安慰自己:大女儿刚得了小孙女,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二女儿身体不太好,不来就不来吧;三女儿正准备她儿子的婚事,怕是脱不开身;小女儿工作很忙,恐怕也没时间;儿子倒是没什么事,但他来得最少,也许他也有事,只是瞒着老母亲,怕她担心吧。
善良的母亲贴心地为每个孩子都找好了理由,她笑了,是啊,都是好孩子,只是太忙了。
八月是林奶奶生日,她想起老伴儿在世时,无论儿女多忙他总勒令他们回家为母亲过寿。林奶奶不在乎过不过生日,但看到一家人团团圆圆,她就高兴。自从老伴儿过世,再没人提过生日的事了。她习惯了,她不怪儿女,他们都忙,谁也不容易。
天渐渐转凉,大女儿给林奶奶送了些保暖的衣物。林奶奶拉着大女儿的手,不愿意让她走,但她不愿直说,只是一个劲儿地扯闲篇。大女儿倦了,挣脱了母亲的手,毫无眷恋。她忘记了儿时对母亲的依恋。
又过了一段日子——林奶奶也记不清是多久——二女儿拖着病恹恹的身子来打了个照面。林奶奶同样拉着二女儿的手,却没等焐热就不见了女儿的身影。
三女儿来的时候,林奶奶恍惚了一下子。按着五个子女的排行,儿子才是老三,怎么他们竟不是按顺序来的?随即林奶奶就在心里笑自己的迂腐,谁规定要按着顺序来了,来了就好,总比不来要好。
小女儿来的时候,林奶奶偷偷笑了,瞧,果然还是有顺序的。或许是儿子谦让姐妹,让她们先来。小女儿来去匆匆,仿佛只是来点个卯。林奶奶一边舍不得让她走,一边叮嘱她太忙就不用过来了。小女儿倒也实在,爽快地答应了,心安理得。
接下来的日子,林奶奶一直盼着儿子的到来。姐姐妹妹们都来了个遍,他再谦让也该来了吧。林奶奶不认为自己是个重男轻女的人,但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一碗水怎么也端不平,所以林奶奶承认对儿子有些偏爱,只有那么一点点。
而这个得到一点点偏爱的儿子却迟迟没有看望老母亲,直到大女儿家的小孙女过周岁,这母子俩才再见面。
这是林奶奶的第一个重孙辈,大女儿特意把母亲接到家里,一大家子四世同堂。林奶奶很久没这么高兴了,但这份喜悦也没有持续太久,她终究还是要回到养老院的。一向听从儿女安排的林奶奶迟疑了,她看着重孙,看着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她不愿回去了。
“我就是想有个家。”
方才还热热闹闹的一群人,瞬间静了下来,他们本能地想把自身的困难讲给母亲听,但看到母亲一脸小心翼翼的期待,他们突然就不忍心了。谁不想有个家呢?
孩子的一声啼哭打破了沉寂的气氛,空气继续流动了。林奶奶舒了一口气:“我就是说说,得,你们送我回去吧。谁也不容易。”
林奶奶还是被送回了养老院,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但她理解子女,那些都是她的孩子。
那些都是林奶奶的孩子,所以他们也不愿母亲太失望。母亲没有享过什么福,父亲在世时是个甩手掌柜的,家里家外都是母亲张罗。父亲去世后,他们以为为母亲安排了最好的生活,但那竟不是母亲想要的。他们精心挑选的养老院不是母亲希望的归宿,他们精心挑选的营养品并不能使母亲开心,他们在物质上精了心,却没在母亲的感受上用心。
几个子女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克服各自的困难,轮流接母亲到家里住。为此,小女儿和小女婿还吵了一架,但总算是都点了头。
也许是母亲那句“想有个家”触动了他们,他们才发觉“家”这个词语有多么美妙。
接到养老院的电话时,儿子还没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直到听清对方的话语,他醒了,却也愣了。
五个子女第一次齐聚养老院,他们面前的林奶奶面容安详,仿佛只是沉沉睡去。不知是谁哽咽着低声说道:“您怎么不多等等……”
林奶奶不是第一个离开这家养老院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