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早就懂得了一个道理:闲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我最早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是在2005年,当时还在公司做研发的时候,由于公司的战略调整,自己原来做的业务被打包卖了。我们团队整体转型,在转型期的时候公司上层还在整合,就导致了下层没有工作,每个人都在看书,等待公司新的组织调整。
这段过程中,自己特别痛苦,以前自己加班,熬夜,再忙碌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难受,但一旦闲下来,却出现了不舒服的感觉。这不舒服的感觉是无聊?
我认为不是,更是一种恐惧,一种在人群中被抛弃的恐惧感。
叔本华说人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中度过,也总有人说要财富自由,自己有钱后可以为所欲为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这其实很难。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存在“感觉”的获得一定不是为所欲为的去放纵自己,更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存在感,是因为别人为了解决问题而需要你。
这个认知特别重要,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成就感都来于此。
例如周末,当我们远离工作,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你会发现等到我们随机惯性玩了两天,等到晚上回顾的时候却突然自己非常失落,这种感觉要比工作还要差劲。这失落就在于回顾这两天自己居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获得任何成就感。
无聊就是恐惧的一种,其本质就是让自己产生了不被需要的感受。
同样,看看身边那些我们认为早已经财富自由的人,他们仍然马不停蹄的忙碌着,这同样是因为他们害怕无聊,更甚之说是害怕失去被需要的恐惧。于是,很多人还是投入大量的经历要把钱投入到各种项目中,各种事业慈善中。
人的幸福始终不会跟单一的物质财富多少有关系, 而是跟被群体需要的感受强度有关系。
你会发现我们之所以喜欢忙碌,就是因为存在着更多的人需要自己,因此即便再忙,也感觉感觉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和安全感。这“感觉”就是被需要的感觉。
人类进入群体社会后,所谓的“生存意义”很大程度就被写死了,就是被组织需要,被群体认同。即便从哲学意义上看,个体再如何折腾也难以改变宇宙死寂,物种更替的下场,但从人的认知角度出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可能真不重要。
大部分人会认为:生存即便没有意义,但生活很有意思。
这意思就是因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被需要,这意思是因为问题而生,并伴随着解决过程而让自己变的充实,并最终解决后获得成就感。
因此,当我们工作生活中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其实这未必就是坏事,这其实是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一个新机会,要知道任何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存在感过程和成就感收益的结果。
是的,善待问题就是善待自己。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