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
黄帝说:大凡疾病在初起的时候,一般都比较轻微并且容易治疗,那是因为病邪侵入人体,大多先侵犯到皮肤等浅表的部位。
但是如今常有这种情况,病人一得病,马上找医生一看,便说疾病已形成,很严重了,而且是逆证,用针刺、砭石方法也不能治愈,即使再好的药物也无济于事。
按理说现在水平较高的医生,都掌握了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能够遵循治疗法则,正确使用针刺技术,与病人如同亲戚兄弟一样亲密,能经常接触,随时可以了解病情。
医生每天都可以听到病人的声音,察看病人的气色,但就是不能把病人治好,病情不见好转,难道说是治疗得还不够及时吗?
岐伯说:疾病的性质及病人的精神心理是“本”,医生的技术与药物是“标”。如果病人讳疾忌医,气血衰败,或者在治疗中不与医生配合,则疾病难以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