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14:50 被阅读0次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赏析

在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写出了伤春自怜的哀伤。这表面上看是一首伤春伤离之作,但事实上却是借着伤春抒写伤怀之情。    

上阕写春阑花残,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飘零殆尽。然而,艳丽娇柔、多情婉转的桃花无法接受无情的死,多情的花总要有某种多情的死法。 “感激东风”是观花的作者所发的感慨。东风把娇红的桃花吹落,没有任它委于尘土泥泞,而是吹它飞进了容若的小窗,让它来陪伴容若这个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看到桃花无可奈何的命运,作者也感伤起了自己,从下片开始,“谁怜辛苦东阳瘦”,便是作者的自况。 

下阕先点出作者为春残懊恼,而慵懒无聊,下接以结句,加深加浓了伤春之意,心静下来了,可是思念之情却更加强烈。纳兰性德以沈约自况,形容自己像沈约一样病容憔悴、抑郁多疾。沈约和作者是一样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约自比,既是说自己风流才俊,更是感伤自己身体单薄。这个典故用的十分贴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写出了实情。而后所接之句“也为春慵”,更是说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懒,并非是为其他闲杂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结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虽然作者认为桃花妖艳,却还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过,作者这里所指的芙蓉并不是荷花,传说唐朝李固在考试落第之后游览蜀地,遇见一名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对他说,他明年会在芙蓉镜下科举及第,再过二十年还有拜相之命。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参加考试,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的预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试的机会,和落第等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所说的芙蓉应当是指“芙蓉镜”的典故了。于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处浓”,正是写了自己懊恼的“幽情”。 

这一首《采桑子》上、下片相对比较紧凑,但是全词似伤春又不似伤春,颇值得多加玩味了。

相关文章

  • 也为春庸,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清·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

  • 秋·犹凉

    终究不是能凑上热闹的人,刻意的靠近只有尴尬。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好想回到大二刚开学的时候,那段懵懂的日子...

  •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莫之仙体》之行书.纳兰性德词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莫之仙体》之楷书.纳兰词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一片幽情冷处浓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 读纳兰词《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原文: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可憐此地無車馬,一片幽情冷處濃。

    可怜此地无车马,一片幽情冷处浓。

  • 一片幽情冷处浓

    一片幽情冷处浓 焦小桥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zr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