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绍兴咸亨大酒店门前的那条河有什么故事吗?
你知道平水为什么叫平水吗?
你知道鉴湖真正的位置在哪里吗?
你知道绍兴过去,为什么叫山阴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020年8月15日晚上7:30湖心岛读书会&文史专家面对面,在绍兴世纪街茗人棠茶楼如期举行!这是湖心岛第五次活动!
活动一开始,每个人手上都有三个问题:
1、你什么时候来绍兴的?
2、你为什么来绍兴?
3、你对绍兴有什么样的印象?
有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士说,因为先生来绍兴所以就跟着来了,感觉绍兴人特勤劳,不浪费,不舍得玩,不舍得吃,就喜欢买房!政府照好的大公园也不去逛。还有一位宋先生,他说他是83年来到绍兴的,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一开始我还没弄明白,怎么83年来的就土生土长呢?哈哈,他说公司来客人,带他们去绍兴,也不知道去哪玩!对绍兴的了解就是书本上写的鲁迅抓麻雀,最近两年去了很多地方,发现绍兴是一块风水宝地,经济发达,自然灾害比较少。还有一位13岁的小古娘,他说绍兴有很多的名人,最感兴趣的就是王阳明,而她也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不会说绍兴话,对绍兴的印象就是文化深厚..........
我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读书的时候从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了解到绍兴是一个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向往之至,在2003年,一个人,一个背包闯荡少型,运气不错,居然在这里生根发芽了,在这里遇到了我的先生闾成良成家生子,在这里遇到了我生命中许许多多的贵人,让我在广告这条路上走到现在!而且越来越喜欢绍兴这个环境,竞争没有那么大,没有自然灾害,也许我在这里也安逸惯了,但是我还想要不负青春,不负年华,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有梦还是要去追的!

有十多位参会人员,大家都非常踊跃的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大家也有了更多的互相了解!
绍兴越文化工作者,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高王忠先生用他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绍兴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我们讲述了绍兴的城,伤心的城市简笔画,为我们讲述了绍兴的人,人的简笔画
一、绍兴城市简笔画越王句践七年(公元前490年),绍兴(越都城、大越城)建城——接近海孤岛、填陆造地为城;起点很高,国内二线城市(诸侯国都城)。秦汉两代,秦王汉武都打压越人,绍兴(山阴城)发展较慢;东汉后期,马臻筑鉴湖,奠定了绍兴成为鱼米之乡、江南大邑的坚实基础。三国吴国时期,绍兴(会稽郡城)是重要的钱粮供应基地。南朝时期,绍兴(会稽郡城,山阴、会稽同城分治)接纳了大量北方难民,渐成海内巨邑、一线城市。隋唐时期,政治中心北移,绍兴(越州)在一线、二线城市间徘徊;唐末农民战争中,绍兴免于兵燹。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定都临安,称“西府”,绍兴(越州)被视为陪都,称“东府”。靖康之乱后,绍兴(越州)接纳了大批北方移民;建炎五年(1131年)正月,宋高宗赵构改元绍兴(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十月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府是京畿要地、帝陵所在,为一线城市。元明清三代,绍兴城市地位逐渐衰落,为二线城市;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通商,绍兴被宁波反超,成为三线城市。
二、绍兴人群简笔画勤劳:填陆造地,围海造田,带“埭”、“渎”的古村名特别多。聪明(越城、柯桥、上虞人):家里没有“矿”但有“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善于学习,是有名的文明之邦,名人辈出(历代共有文状元19名,武状元13名;两院院士共72名<绍兴地域面积不到全国的千分之一,人口总量约占全国的三百分之一,各种人才占全国的2%以上、某些专业人才占全国的4%以上,其中两院院士就占全国的5%>);实用主义,工于心计,精明巧算(会稽县和上虞县“易地”,绍兴师爷、越商)。勇敢(嵊州、诸暨、新昌人):越,从“戉”,战斧,越人尚武好战(日本“武士道”);明代浙兵,天下无敌,尤其是“戚家军”,是历史上最能打仗的军队;嵊州强盗(裘甫、仇道人、王金发等);诸暨包村(包立身)曾是抗击太平军的堡垒,民国时期有名可考的诸暨籍将军有106位(会讲诸暨话,就把军刀挂——也很团结);光复会群英、蔡元培(智+勇)、鲁迅、周恩来……坚忍:非常能吃苦,特别能忍耐,越王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
历史是一切的根源,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湖心岛读书会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交流!
赵彦芬 2020.8.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