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好友A强哥,把所有的钱,都给了领了合法结婚证的蓉儿,结果蓉儿骑马离开了,转眼嫁给一个一贫如洗的经纪人宋哲子;
好友愤怒说:“我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这样对我?”我答曰:“你给她的是很多,但那不是她要的,爱人要什么,你知道吗?”
另一好友B,堪称一代宗师,倾其所有的技能,悉数传于徒弟,结果弟子尚未出师,便扬长而去,开始另起炉灶,武馆开启。
好友B痛哭流涕:“我那么用心传授,为什么背信弃义?”我答曰:“你做的没错,但你给他的不是他想要的!弟子要什么,你知道吗?”
再有好友C,一生庆幸,幸遇如此高贵正义的蓝颜,彼此呵护,相敬如宾,唯恐伤及,结果知己悄然离去,莫名的珠联璧合的解体。
C几乎绝望:“我到底怎么了,唯独只此好友,怎会无缘离去?”我答曰:“你做的真的很好了,处处为对方考虑,但你给他的,不是他想要的,你知道他要什么吗?”
一个人如果不会游泳,换N个游泳池都会被淹死的!
这就是模式,周而复始,失去爱人、失去爱徒、失去知己,出现在方方面面的,都是一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而且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却不知自己给对方的,却不是对方想要的!
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结果误导了我们一辈子!“有这么一对老夫妻,在一块生活了六十年,老两口特别爱吃鱼,老头给老太太夹了一辈子鱼尾,老太太给老头夹了一辈子鱼头。
有一天呢,他俩就约定好,说这回谁也不给谁夹,自己吃自己的,鱼做好了。老头上去把鱼尾巴夹到自己碗里,而老太太则夹了鱼头。两人是边吃边笑,其实老太太一直爱吃鱼头,但却吃了一辈子鱼尾巴,而老头爱吃鱼尾巴,但却吃了一辈子鱼头。就这样两人生活了六十年,忍让了六十年!
结尾作者说:“这是什么啊,这是爱!两人都把自己最爱的东西让给对方。”
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但一直没人质疑,这是一种关于爱的错误观念,而很多人正在用这样错误的观念经营着亲密关系。
妻子爱吃鱼头,却因为伴侣吃了一辈子的鱼尾,丈夫爱吃鱼尾,但却因为伴侣吃了一辈子鱼头。
这哪里叫“爱”,这简直就是人间悲剧,而且是自己制造的悲剧啊!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憎恨菠菜,你的伴侣却天天为你做菠菜,你是什么感受?或者你不喜欢吃梨,你的伴侣天天买了几公斤梨让你吃,你又是何种感受?
一篇文章叫《你以为输在全心付出,其实输在你以为》,她在文章的结尾处写道:爱情技巧“并不是要你伪装成另一个人去取悦别人,很多时候,只不过是让你不要把香蕉给一个想要苹果的人而已。”
这样的付出就是没有付出到点子上,再多的付出也都是零。
“爱”并不是一个人把自己最爱的东西让给对方,而是给对方他真正最爱的东西。
让爱吃鱼头的人吃鱼头,爱吃鱼尾的人吃鱼尾,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地享受这一条鱼,没有所谓的忍让,也没有所谓的牺牲和奉献,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给予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两个人能在一起自由快乐的做自己才是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在情感中的需要也都是不同的。别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另一半,而是要学会给对方他想要的爱,而不是你自己想要的,这样的付出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
在亲密关系中,表达自己的需要是对关系负责的表现,同时,学会倾听对方的需要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收获好的关系,幸福的生活,你需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对方真正要什么?我知道吗?
如果我不知道,是否有去问一句:你要什么?
对方是否已经告诉了我TA的需要,而我却还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在付出?
我的付出是对方想要的,还是我自己想要的?
我要的是什么?
我是否有把自己的需要坦诚地告诉伴侣、徒弟、知己?
我是否在亲密关系中隐藏了自己真实的需要,不去向对方表达,然后责怪TA不满足我?
如果对方的需要,与我的需要不一致,我是要对方和我一样,还是尊重我们彼此的差异,各自不同,但各自尊重?
你要什么?这是一切问题的答案的终极!
这个问题,不要等失去后才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