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定量写作到定向写作

从定量写作到定向写作

作者: 查理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6:26 被阅读0次

    从2019年的1月10日,我在简书平台上重拾写作,写下了第一篇文章。当时写作的目标是每周5篇的千字文或3篇的两千字文,字数是我输出的硬指标,一年半来,我写了37.8万字。

    看到字数的不断增加,很有成就感,在年初也申请了“简书创作者”的称号,顺利通过。每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我都洋洋自喜。可是渐渐也觉得这种漫无目的地创作,没有方向,进步缓慢。

    看着以往的文章,有诗歌、散文、小说、影评、随笔,虽然种类繁多,可是都是按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而且随笔的比例居多。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指向性,有些时候也会为了完成任务凑字数。

    写作的初衷是想通过输出来倒逼输入,通过写作倒逼阅读,希望在阅读和写作的交错中,达到出书的最高纲领。可是人是慵懒的,有时候就想不费脑地往下写。

    一年半来,我在量上达到了一个高度,可是质上却迟迟没有突破。

    正如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所说,“在全美国,每年跃跃欲试的剧本数以百万计,而真正能称为上品者却寥寥无几。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条:如今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根本没有学好本行的手艺便已蜂拥到打字机前。”

    我的写作是不是也是如此,虽然一直在行动,却没有针对性地提高写作的技巧。我期待在天马行空中找到最佳的表达,可是大量的没有过脑的“不费力”写作,真的能给自己带来进步吗?

    很想有个专项训练,来提升写作的薄弱项,可是也只是停留在想法上,就像想健身,办了卡,却不知不觉闲置了一年半。

    今年3月份,组织了一个写作小组,初衷也是想通过外部的监督让我继续码字,迄今已经开办了两期。2020年为期12周的写作之旅,仿佛也是2019年的重复,字数顺利达到,可是质量却迟迟没有大的突破。

    虽然在组织过程中加了与去年不一样的元素,如任务可视化,小组互评等模块,组织的淘汰率也降低了,可持续性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可是,对自己的成文质量上,还是没有针对性的提高。

    第三期开始,本想也依照既定模式,以量为硬指标,运营到年底。

    可是和S老师沟通后,他给我提了很多意见,说可以增加一些专项,增加一点难度。

    于是,我就提出在可以采用“i+1”的模式,每周定向写作一篇,自由发挥若干篇,可是S老师说,这样并没有太大作用,就是要持续定向的来,一段时间突破一个技能。

    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排斥的,因为这不仅给写作增加了难度,而且对小组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很多人肯定是不适应的,包括我,而且,这肯定会带来史无前例的高淘汰率。

    可是后面想想,我的写作终极目标,不就是可以成为业余作家,写写文章出出书,达到写作变现的目的吗?于是,我从排斥变成了激动,甚至心生欢喜跃跃欲试。

    是时候“跳起来摘桃子”了。

    而这种定向模式也是像极了专栏作家的“约稿”模式,你可能会痛苦,可是这是写作训练的必经之路,要打破写作惯性,阵痛是必然的。

    作为组织者,既然决定了要走这条路,自己就要身先示范,带好头,给组员打个样儿。

    就如德鲁克所说:“要想做到卓有成效,必须着眼于贡献。”

    虽然不能做到最优秀,但是至少要做到最能熬,人都是要逼自己一把。

    2019年的写作小组,从年初的38人到年末的4人,我是“幸存者”之一。

    今年开启了新模式,目前是22人,可以想象不远的未来会有许多人离开,可就算这条路走到最后只剩2人,我也要将这个小组运营到底。希望到年底,我依旧能成为不放弃的那一个。

    第三期写作小组共16周,分成了8个主题,每两周一个主题。

    分别是写作“临帖”、时事评论、“人物”周刊、影评书评、固定开头+三个关键字、对话写作、故事写作、七选一模式。

    定向主题能够让我在写作的时候有思考,有一个大致的深耕方向。不再碎碎念,不再关注自己的鸡毛蒜皮,为了写作深挖自己。

    我要把目光放在组织外,通过外部的贡献来提升写作能力。

    可能这会很花时间,可是时间挤一挤总有,在群中有每天睡3个小时的猫猫,有带两个娃考上清华硕士的宝妈,榜样就在身边,时间管理,不就是少睡点觉吗?我也能做到!

    从定量写作到定向写作,这条路跨的有点大,我不知道自己能最终走向何方,也不知道最后身边还能剩多少伙伴,但是我想坚持,想变得不一样。

    定向写作,我准备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定量写作到定向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dv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