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教育成长励志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作者: 清泉石上流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23:49 被阅读164次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夏海芹

    晚上,已过十二点,终于把《观刈麦》的解读写出来了。我把笔记本递给身旁的老公,让他检查一下。

    不一会儿,他就抬起头来,“你到底有没有点生活基础?你小时候有没有拾过麦?割麦的人自己都吃不饱,怎么会让别人来拾自家的麦子?!”兜头几句,声声砸在正闭目休息的我的身上。

    倏忽愣住,他说中了关键,我却无言以对。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更深夜重,本来很疲倦的我,没有一丝睡意。小时候拾麦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时,麦熟的时候是要放麦假的。我和姐姐胳膊上挎着小篮子,在田间地头或道路两边,把遗留的麦子拾起,整理成一束,麦秆剪掉,麦穗放在篮子里。一篮一篮的堆积,能堆成一座小山,爸妈常因此夸赞我们。

    当时,吃饱穿暖,已经衣食无忧了。可长辈们对粮食的感情早已融入了血液,奶奶就常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种田人都爱惜粮食,才舍不得让饱满喜人的麦穗遗留在地里。

    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农民,他们衣食无着落,麦子是活命的根本,更应珍惜才对,怎忍心将其遗落田间,任由别人捡拾?可诗中分明写到,“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与常理相悖的一幕,该如何解释?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唐朝的农民究竟是怎么了?

    这个问题弄不明白,我所有的解读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立不住脚的。

    问题横在了心上。一夜辗转,不得其解。

    灰头土脸地起床,也不与他说一句话。怏怏来到学校,办公桌上,订阅的教学杂志正静静地等我。

    就在我随意浏览《语文建设》的时候,一篇关于《观刈麦》的文字赫然入眼帘,我慌忙翻到那一篇,困扰一夜的问题豁然开朗了。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遗秉滞穗,寡妇之利,其事远见于周雅,乡村麦熟时,妇孺数十为群,随刈者之后,收所残剩,谓之拾麦。农家习以为俗,亦不复回顾,犹古风也。

    原来如此!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我的心在雀跃在唱歌,多淳厚的古风!农家虽然自己贫苦,但善良不泯,有意遗穗给更穷苦的人,这是习俗,是美德!我不禁又想到小时候,常有因遭灾来要饭的外地人,每有要饭的进门,奶奶总是把篮子里的馍,全给他。

    是了,这也是古风呢!

    横在心里的疑问就这样明快了。细想,若不是他昨晚的劈头责问,我估计仍要把疑问搁浅,让隐忧一直隐忧下去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听到的夸赞声越来越多,批评声越来越少。倒不是自己更优秀,而是大家更会说话了。

    这个时候,批评的声音就显得弥足可贵。没事非要当面说几句惹你不高兴的人,有两个目的,有意刁难或真心批评。这两种,身为当事人,我们通常是能拎得清的。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近几个月,因为喜欢写字,就加了一些更喜欢写字的朋友。

    有几位老师很是敬仰,读他们的文字,浮躁的心就会安静下来,那些字像在泥土里打过滚儿一样,朴实熨帖,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反观自己的文字,总觉得浮了一些躁了几分。

    可明知文风躁,我却不愿用心改。

    那天,发一篇文字给一位高手看,没多久就收到回复――“太虚”!

    又一次被击中软肋。

    想起程少堂先生的话,“说到底,功力不足而已。”

    我的文字,正是这样“功力不足”。以前,掩耳盗铃般地假装不知,现在被戳穿,就不得不直视问题了。

    文字要表达的不仅是见自我,更要见天地,见众生。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从自己的风花雪月喜怒哀乐中走出来,街头听着收音机修鞋的老人,校门口在寒风中卖酸奶的女人,小区里穿行送外卖的小伙儿,商场中察颜观色售衣服的姑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应是笔下描摹的对象。因为写的是大家熟悉的普通人,文字反而扎了根,不再轻飘飘地浮着了。

    促使自己转变的,恰是朋友批评的声音。

    能够踏踏实实地写字,于我,是难得的成长。即便写得不好,也并不着急。一来,写字的初衷只为讨自己开心,文字外的东西,太放在心上就是自寻烦恼。再则,我知晓了正确的方向,哪怕走得慢,也是步步向前,想来就让人心安。

    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需要好言,我们更需要批评的声音,虽然初闻觉得六月寒,最终却会让你三冬暖。

    那些批评的声音,是善意的提醒,是治病的良药,是可遇不可求的金玉良言。那些不太动听的话,让你的缺点无处遁形,让你的懒散无地自容,让你不敢太懈怠,让你不致昏了头。

    批评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期待,人家眼里不容沙子,而你恰恰就是那一粒让人不舒服的沙子,经过一句句批评的打磨,说不定也会一点点发出珍珠的光芒。

    与其自我感觉良好,不如问问自己——

    你有多久没有被批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珍惜那些批评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hx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