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乐之所至

作者: 溟游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22:03 被阅读175次

            孟子的弟子曾经问过孟子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说舜的父亲瞽叟杀了人被抓起来,作为天子的舜该怎么办?”孟子回答:“舜可以选择不做天子,背着瞽叟逃走,然后在享受亲情的快乐中忘却天下。”诚然,这场对话涉及到了一个永恒的问题——情与理孰重孰轻的问题。如果这场假设成立的话,作为天子的舜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成功之处便是他身为天子为天下人着想,不为一己私情以权压法;失败之处便是他身居天子之位,却因一己私情抛弃了自己的责任,为了孝道不惜沦为逃犯,受世人指责。

          舜在儒家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圣明的君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孝的典型。《史记》记载,舜做百姓时,他的父亲、后母、弟弟对他都不好,三番两次想杀死他,瓜分他的财产。舜好几次死里逃生,非但没有怨恨家人,反而更加体贴地侍奉父母、爱护弟弟。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儒家自然是极力赞赏,但恐怕也有不少人评价他的这种行为是愚昧的、死板的,是愚孝,是假道学、沽名钓誉。但无论如何评价,舜永远是舜。抛开圣人这一光环,天子这一身份,舜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遵循了他的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既然问心无愧,又何惧他人议论!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我们过于追求外在的身份、名誉、地位,被压力、责任、生计束缚住了手脚,寸步难行,甚至被别人的观点左右,被别人的情绪感染。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哪里有什么应不应该!

            托尔斯泰先生有一次向一个乞丐施舍,朋友告诉他,该乞丐品德恶劣,闻名莫斯科,不值得施舍。托尔斯泰先生回答:“我不是施舍给他那个人,我是施舍给道德。”由此可见,值得肯定的不是乞丐,而是施舍这种行为。当你满怀同情之心、感恩之心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充满快乐的,你此时此刻的所作所为是不带有目的的。虽然你不带有任何目的,但你的行为却能感化他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情感上认同道德,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善良。很多人为人处世总是抱有强烈的功利心,凡事都要问“这样做有什么价值?”“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学校也总是从小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条分缕析地告诉我们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样,遇到那种事应该怎么样,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哪些行为是坚决反对的。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哪里总会去想那么多为什么;在做事的时候,哪里总会想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很多时候都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罢了。

            或许你会说:“遇事不问是非,只凭直觉,那不是盲目和冲动吗?”并不是!我们在生活中看似是无心的,但总是在不自觉中遵循着我们的内心,这便是为什么看似无心的我们差异如此大的原因。况且,所谓的是非对错在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现今人们上网,刷微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都发表各自的看法。然而,当人们进入生活时,依旧扮演自己原来的角色,过着平常的日子,网上发生的那些事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有时我不禁问自己,当我遇上网上发生的那些事情时,我会怎么处理?——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清楚地知道当我有一天成为众目睽睽下的公众人物时,别人说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只能是什么样的人,那时候我只能是百口莫辩,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当我醒悟的时候它已经发生了。圣经上有个故事,有人把一个犯了淫乱罪的妇女带到众人面前审判,按律应当拿石头把她砸死。耶稣说了一句话让众多围观者沉默了:“你们中间没有罪的,请向她投石吧!”我们上网评论是非对错时不也像故事中的那些围观者吗?当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有多大的把握确定自己的内心是纯洁的?有多少人能够自行遵守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不给别人留下话柄?能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做自己,也不必追求好与坏。只要是自己愿意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一味地迎合别人,确实也能做到顺风顺水,左右逢源,但他的内心也一定是不快乐的。

            在《楚辞》里,有一篇《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在文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一种是儒家的入世观;一种是道家的出世观。文章的主题也重在向人们揭示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的问题。这两种态度虽然截然不同,但无论是屈原还是渔父都遵循了自己的内心,都追寻自己认为美的生活。虽然对这两种价值观念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个中滋味也只能是各自心里最清楚吧!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孟子其实并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并没有回答弟子“舜到底是不是明君?”,其实或许在眼里,舜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儿子将会如何爱自己的父亲,宁可不要天下也要自己的父亲。这其中无关乎是非曲直,只关乎情感真挚。我个人是不赞同舜的这一行为的,因为即使他放弃了作为天子的责任,他也是一名普通百姓,无论是百姓还是统治者都应该守法。面对自己的亲人犯了罪,即使不能做到大义灭亲,也不能包庇纵容,更不能帮助犯罪的亲人越狱逃跑。帮助犯人越狱本身就是犯法。从道德上讲,帮助杀了人的亲人越狱相当于纵容杀人这一恶行,若人人都袒护自己的亲人,那么违法犯罪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多,不利于社会稳定。然而我深知自己的一番评判即使传到舜的耳朵里,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自己毕竟是局外人,不能够理解舜对自己父亲的情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所向,乐之所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jj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