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里经常有人抱怨,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为什么辅导孩子作业就容易情绪失控?为什么现实中的自己和本想象中的自己千差万别?
明明都是出于爱,家长却时常感到疲惫,无奈,甚至心力交瘁。孩子不但感受不到爱,情感世界中对父母最原始的爱那份也被无限地消耗着。
其实,父母的“爱”往往被大脑中的某些潜在“恐惧”所替代,才导致越“给”越痛苦。
佛说“由爱生怖”。因为爱,才会生出各种担忧和恐惧,而恐惧和愤怒是联系在一起的。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于害怕的那个“触发点”不一样,由此产生的恐惧也各不相同。
有“不被爱”的恐惧。因为爱孩子,看到孩子被批评,不被重视,就极度敏感,担心他长大后不被他人接纳、不被社会接纳…
有“来不及”的恐惧。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怕没有跟上社会的“时间表”,害怕他的人生会“失败”…
有“对平凡”的恐惧。害怕孩子成绩落后于身边的其他同学,害怕孩子不是班级最优秀的那一个,时刻鞭策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还有“对独立自主的恐惧”。害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独当一面,不再需要家长过度干涉自己的生活…
恐惧各有不同,如过山车式的情绪却如出一辙,说变就变。对自己是内耗,对孩子则是伤害。
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不用去改变孩子,而是父母自己。我们越恐惧,孩子越焦虑;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
孩子终其一生,只要三样东西:我被看见,我有价值,我很重要。
成为合格的家长,不仅要有爱,还要有“爱”的能力。
这种能力,要先从了解自己的恐惧开始。直面恐惧,才能给爱一条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