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智——对内
27/40心理学 | 所想即所得

27/40心理学 | 所想即所得

作者: PMida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08:13 被阅读14次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可以转化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语言。你如果说一个女生漂亮,她会变得更漂亮。

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马利翁称他的妻子为伽拉忒亚。

罗森塔尔提出,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一点想法:

通过这个效应,能让伴侣或者任何亲密关系得到改善。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不段暗示伴侣往积极的方向,相信这个效应作用的人会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会真诚的赞美对方你会收获一段美好的关系。

比如,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父母告知你心灵手巧,还很有乐感,是学钢琴的料,将来可能变成朗朗一样的大师。这时候孩子就遵从父母的期待,把这个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让自己相信很有音乐天赋,未来必定会成为钢琴大师。

爱人之间的互相磨合、调教也是如此,两个人都互相期待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一方认同,就会变成自己的期待,然后说不准在老婆的鼓励下就变成了烹饪大师。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很尊重、信任对方,并希望在对方心目中保持一致性。

当妈妈说我们很聪明、学习会很好的时候,我们无意中会更加努力,然后通过考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聪明。

反之,妈妈总是抱怨孩子蠢笨,毫无辨识能力的孩子,一定会通过各种行为来证明妈妈的话。最终自己都相信,自己真的是又蠢又笨的了。

相关文章

  • 27/40心理学 | 所想即所得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可以转化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语言。你如果说一个女生漂亮,她会变得更漂亮。 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

  • 所想即所得

    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误的想法而导致的失败,表现为人际关系差及学习、办事效率低等。 错误的想法是在长期生活中慢慢...

  • 2018-01-17

    所想所思即所得, 所见所闻即世界。

  • 效率,所想即所得

    看速度与激情,我在想那些人把车开那么快,能反应过来吗? 事后想了想,在普通人眼里的厉害,其实在高手的眼里是微不足道...

  • 所见所想即所得

    第一次发现,身份证真是个好东西,没有它,寸步难行。比如买不了景区的票。 人生一个两个知心的朋友就够了,干嘛非要凑一...

  • 随笔

    把想法付诸实践 所得即所想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所想即所得

    小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接受过老师的偶然鼓励,奋发学习,然后某一科的成绩变得特别好的经历,其实这背后是有规律可寻的。 ...

  • 有个这个神器,制作LaTeX/Markdown表格变得如此简单!

    和Markdown作为所想即所得的排版语言,与Word等编辑器的所见即所得风格有明显不同。 Markdown还算简...

  • 对于孩子,你可以“所想即所得”

    你会时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是个不专心的孩子! 你不喜欢学习、你贪玩、你自私……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停止...

  • 所想所得

    每次写标题都要想想,不知道以何为题,今天过的充实吗?我也不清楚,有时候,不大多时候我活得都不是很清醒,有的时候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7/40心理学 | 所想即所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m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