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心理成长小组第三次活动,在一开始的冥想训练环节,zs同学还是表现出了有些静不下心来、坐不住。其他同学表现都相对较好。在询问大家刚才过程中的感觉和想法的时候,好几位同学谈到没有一开始来的时候那么紧张了。学生们每次都会早早就来到我这个地方,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很高兴地,但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环节,我能更深入的知道他们是一种即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其中lzj还说在冥想训练的时候会想今天老师会带大家做什么,和会不会被老师打。经进一步的询问了解到上课走神时会被班主任打脖子。看来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这样一种不好的印象,在课堂上会有一种不安全感。zzx也是这里面问题比较严重的一位学生,每次放松完了,他都会说自己没感觉。每当他说话的时候总是那种胆小畏缩的表情,好像害怕说话一样,你都很难听清他说的是什么。经过慢慢引导才说出自己还是没有放松的感觉,还是很紧张。这个孩子在团体中还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这一次在做完沙盘之后所剩时间就不多了,我利用最后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析了一下每个人的作品,也是结合着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探讨。lq同学的暴力冲突还是很强烈的,这一次团体活动以来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是带着情绪的。而且小组同学也在跟我说,lq去找人打架去了。经过询问了解到,来回上托福的路上,有个五年级的学生骂他们中的一位,被骂的这位同学在下午上学的时候就到班级中找lq约他去找骂人的这位同学打架。结果他就去了。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小组中的其他同学扮演小侦探的角色,对lq的故事提出问题。有些同学就会问为什么别人总找lq打架,同学们向lq提出了质疑和发问。我相信这些问题也会引发lq的思考。我还问了小组同学如果你是lq,别人约你去打架,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给出了很多有意的建议。在这里也是让lq看到解决问题的多面性,同时也是给lq充分表达自己原因的机会。
这也是心理辅导不同于思想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在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老师也能真正的明白学生问题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获取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这几个学生的作品里呈现的共同性的东西,都是有冲突。这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是有矛盾的、跟周围世界是有冲突的。这也给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方向,也带领小组成员朝着一个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的方向去成长。


在小组重新合作完成作品后,画面让人感觉还是舒服的,虽然免不了冲突的场面,但是会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完整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我想这也是学生们在这里的收获,报团取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