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终于落幕了,大家热热闹闹的讨论,却还在继续。似乎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我们身边人的影子,都有既可怜又可恨的吐槽点。
每个人都有前半生,有的过得辉煌,有的过得落魄,但这都无所谓。最要命的是,前半生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后半生的出路!
前半生过得好不好靠命运,降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遇到什么样的人,这些我们无法左右。后半生过得好不好只能靠自己,活了几十年,应该活出驾驭生活的能力!
“前半生”的热闹,大家都看了,后半生的出路,二三十岁了还不考虑?
1
渣男女与真情圣,
只在一念之间
说实话,《前半生》这出大戏的后半部分,我是在微信里看完的(苦笑脸)。每天关于它的文章都能刷屏,存在感太强了!
我将这些文章总结了一下,它们大概写了这些内容。
男人篇:陈俊生很渣,贺涵很渣,老金很渣,陈俊生和贺涵究竟谁更渣?
女人篇:洪玲很作,罗子君很作,唐晶很作,罗子君和唐晶究竟谁更作?
番外篇:子君包包好看,子君妈妈口红好看,子君上司职场戏好看。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物的评价都褒贬不一,而无关人性的部分却一致好评。这或许说明,人其实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也都对,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内心的幸福与沮丧。
没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前半生取悦自己足矣,关键是后半生还剩多少勇气!
所谓的渣男女和真情圣,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后半生过得稀碎,那就坐实了渣男女。后半生幸福美满,那就变成了令人崇拜的真情圣。
讨论这些本无意义!
2
后半生,
命运是一种选择
说起渣男,真不能忘了徐志摩,他的故事比诗好看多了!
渣男与情圣之间,只隔着一个徐志摩!与他结缘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前半生和后半生都因他而掀起波澜,但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1、先说张幼仪。她本是名门闺秀,嫁给徐志摩后,却被厌恶嫌弃。
她生下长子后,徐志摩就去留洋,从此更嫌弃没喝过洋墨水的糟糠之妻。当她怀孕两个月,徐志摩提出离婚,这次离婚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但这文明下,包裹着的,是一个男人对妻儿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冷漠和绝情。
张幼仪在悲情中开启了后半生,在兄长的帮助下,到德国边工作边学习。她不但习得一口流利德语,而且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后来回国后,她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转而担任服装公司总经理。
她的前半生无法掌控,后半生重新活了过来,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2、再说林徽因。不用多说,世人都知道她是民国第一才女。
徐志摩为何坚持离婚呢?为的就是林徽因。但最终林徽因没有选择这个多情诗人,而是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梁思成。
她与梁思成一同赴美研习建筑,一同回国教授建筑学,夫妻二人致力于建筑事业,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林徽因在诗文创作上,受到徐志摩的影响,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梁思成曾问她:为何这样选择?她说这个问题要用一生回答。
在这一生中,如果没有后半生的业绩,人们或许不会记住她的美貌和才华。
3、最后说陆小曼。她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其实是有夫之妇,后来离婚后,才又成为徐太太。
陆小曼是著名画家,还擅长戏剧,十分喜欢交际应酬。她与徐志摩两个人其实都怀揣着一份浪漫,是打破封建婚姻的勇士。
但无奈徐志摩意外过世后,年纪尚轻的陆小曼,后半生稍显颓废。她体弱多病,靠吸食鸦片麻醉自己,与有妇之夫翁端午同居几十年。
她的后半生,在吞云吐雾里渐渐烟消云散。
不同的后半生,靠得不再是命运,而是自己的选择!
3
后半生,
至少有一样拿得出手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截然不同。
在前半生,张幼仪磨练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林徽因修炼了自己的建筑造诣,陆小曼磨灭了自己的绘画天赋,所以后半生的境遇相差很多。
后半生如何能有出路?或许就是在前半生修炼一样拿得出手的事情!这件事是自信的来源,也是情感的寄托。
我曾经看过一个美食博主的介绍。她是全职母亲,自己在家带孩子,但除此之外她也是美食博主,每天要研究各种美食,还要给食物拍照写文。
结果孩子照顾得挺好,她还成为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博主,开设多个美食专栏,出了几本美食畅销书。
她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也因此而更加从容。
我还看过一个企业高管的介绍。她像所有职场女性一样,自己工作很忙,还要照顾孩子成长学习。
但她等孩子睡着,会写文将婚姻与育儿心得和大家分享。结果因为文字辛辣有趣,喜欢看的粉丝太多,她开辟了第二职业,成了情感作家。
在她的文字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幸福的女人。
有个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儿,只要坚持一万小时,都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我想,我们的前半生,不应该陷在讨论“谁更渣”的怪圈里,而是趁早找到想要修炼的事情,坚持一万小时,这才是后半生的出路!
别人可以给钱,却给不了自信。别人可以给工作,却给不了成长!
后半生的出路,别人根本给不了,只能自己创造!现在创造!
碎碎念:
是时候想想,我们后半生的出路究竟在哪?
壮士请点个赞再走吧!遇见兰月,一起成长!新书《熟悉的香港,陌生的HONG KONG》,希望你喜欢。
转载请简信,已开启维权,谢谢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