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句话告诉你,为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嗅嗅和匆匆?

三句话告诉你,为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嗅嗅和匆匆?

作者: 王隐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05:20 被阅读0次

时光如梭,韶华不负,时间像水一样不停的向前流动着,它其实也是在激励着我们持续成长。今天是2023年第04个星期日,是我进行一鱼多吃系列内容创作的第二个主题——奶酪的最后一讲。

先回顾一下这一周的写作情况,内容主要围绕的是两个方面进行的,重点剖析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中折射出的日常现象及成长原理。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优秀重点不在于他外表的技巧,而是内在的功力,也就是内核。

这也是2022年的跨年演讲中罗胖老师提到的一个词,他讲的其中两个关于改行的故事,并说出了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内核。”

什么是内核?中国武术中有句谚语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练功”就是武术家的内核。

当然武术中的内功并不是影视剧中的样子,它跟每个行业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原理原则。

因此在我看来,在《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一故事中,奶酪正是一个人的内核。

那么接下来我要分享的内容,就是关于内核的话题,也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原理。

01. 行为简化之道

今天重点关注的角色是这本书中的嗅嗅和匆匆,提到这两个角色,我就想到了四个字——简化之道。

由于敏感话题,此处省略227个字,详情公众号「李太拽的私家花园」可查看

由此看来,精·兵·简·政,不断简化的是思维结构。

那么回归到《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这个简化之道所对应的角色及其相关联系,正是嗅嗅和匆匆。

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的大脑很简单,但直觉敏锐。这两只小老鼠寻找奶酪的方法很简单:反复尝试。

首先它们是沿着一条道一直跑下去,如果没有找到奶酪,它们会记在心里,同时立马转向新的赛道。第一它们没有走捷径的思维和行为能力,这是由于脑部结构有着天生的局限性。

第二是它们会记住没有奶酪的地方,在每个领域的真正高手中,他们同样善于记住那些自己曾经踩过的坑。

我们说“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但在这个道理背后,能长一智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02. 习惯决定成败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在书中留下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固定的习惯。

据说故事中的四个小家伙虽然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质,但它们都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也养成了各自的固定习惯。

第一个习惯:随身携带工具。嗅嗅和匆匆每天一如既往的早起,沿着固定路线到达奶酪C站。到达目的地后,它们把跑鞋脱下系在一起,然后挂在脖子上。

关键词:每天,一如既往,早起,挂在脖子上。

每天既是它们持续行动的意思,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当初勤奋的习惯,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不忘初心。早起并不单纯是起得早,而是及时的去行动。

最后是重点,跑鞋代表着什么,嗅嗅与匆匆又为什么将跑鞋挂在脖子上?

我来分享一个真实的习惯养成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伟大的功夫之王李小龙先生开启了他的逆袭之路,所谓越优秀越努力。当时的他为了宣扬中国功夫,时常为了拍电影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可谓日夜操劳,同时还在他家后院开设了弟子班。

他的工作与生活远不止这些,其中有个重要的习惯——阅读&练功。

为此,不管是在拍电影期间,还是教学、参加商业活动时,李小龙常常携带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练功小物件。」

为什么这里说阅读和练功是一个习惯?

因为对于李小龙本人来说,身心是一体的,所以他提炼出人技合一的人生修炼境界。

答案就出来了,嗅嗅与匆匆的跑鞋就是它们成长路上的工具。

一个真正的终身成长者,不管任何时候,他的身边都有一件打磨自己的工具。

第二个习惯:检查,在它们拥有第一批奶酪之后,每天仍然早就到达奶酪C站,不停地嗅嗅、挠挠,检查情况是否和昨天有所差别,然后他们才坐下来享受奶酪。

关键词:嗅嗅,挠挠。这两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正突出了它们两个角色的特质,并且它们用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付出,把自己这个基本特质打造成了人生路上成长的利器。

古人说: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嗅嗅与匆匆的特质原本就不起眼,没有被人在乎过,这相当于利器藏在他人的眼皮子底下。

并且也保持着行动,当遇到特殊变故时,它们也才能随着潮流的变化而变化。


03. 接纳与包容

说到纳你会想到什么?

接纳=接受=人之所欲施之于己?

在心理学上,接纳是指在面对周围事物包括自己时,你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就是说,接纳意味着我们愿意看到人、事、物本来的样貌。

因此,接纳并不代表举双手赞同,更不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接受现实”。

此时我们再次回顾《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故事,当故事快结尾的时候,对于另一个角色唧唧来说,也是它东山再起的时候,它的人生也真正的到达了巅峰。

唧唧刚开始发现了奶酪N站时,一副呆呆的表情,它甚至 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以为是自己的幻觉。就在这时它发现老朋友嗅嗅和匆匆也在这里。

这时嗅嗅向唧唧点头以表欢迎,而匆匆也向它挥了挥手。

此处我同样发现了两个值得我们学习的点:

第一是志同不必道合,嗅嗅、匆匆与唧唧同是为了寻找奶酪,却因性格习惯等因素没能一起拼搏。而当它们重新相逢时,依然能坦诚相待,这便是第二点,接纳与包容。这就是在简单思维下,两种不同性格的相处之道。

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今年回到故乡,我重温了我们老一辈之间的相处之道。他们哪有什么灵魂契合、哪有什么三观一致的的观念呀!但为何他们大多能携手走过风雨中的大半生呢?

比如我姑姑一家,比如我老师一家等等,他们大多数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行为表达模式。有时你会发现他们虽然说着同一个方言,吃着同一锅饭菜,睡在同一个房间,许多时候却不知道对方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他们那一代,有一个思想特别先进的家庭特别少,那得在我们老师那样的知识分子中才有一部分。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可以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在吵吵闹闹中相互鼓励,在勤勤恳恳中相互调笑,他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简单,人生也是。

这就是接纳的力量,是包容的力量,他们并不懂,但是他们在做。

相关文章

  • 【生活·慢行】《谁动了我的奶酪》启示1

    一、发现奶酪 人物——嗅嗅 匆匆 哼哼 唧唧 地点——迷宫 事件——寻找自己的奶酪 人物形象—— 嗅嗅和匆匆:小老...

  • 奶酪不见了,怎么办?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的匆匆、嗅嗅、哼哼、唧唧,匆匆和嗅嗅是两只小老鼠,头脑简单,想的事情比较简单。哼哼、唧唧是两...

  • 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

    充满奶酪的迷宫里住着4个小精灵,它们分别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嗅嗅和匆匆头脑简单,但有敏锐的观察力...

  • 《谁动了我的奶酪?》4

    ① 新的发现 话说两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自从上次离开‘N站’,继续走向迷宫深处。一路上嗅嗅和匆匆仔...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这本书中有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老鼠嗅嗅能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老鼠匆匆能够迅速开始行动,...

  • 《谁动了我的奶酪》改变本就是痛苦

    这本书讲了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它们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故事。 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也可看...

  • 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思考(一)

    谁动了我的奶酪有四个主人公分别是小老鼠匆匆,嗅嗅及小矮人哼哼,唧唧!匆匆和嗅嗅喜欢适合啃咬的、硬一点的奶酪...

  • 《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是一本半个小时可以读完的书,主要写了两只老鼠嗅嗅和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故事。嗅嗅和匆匆头...

  • day4:谁动了我的奶酪

    积极应对变化,才能享受变化。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2只老鼠嗅嗅匆匆和2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故事。嗅嗅能够...

  • 静悄悄地改变

    今天,重新拿起《谁动了我的奶酪》,把这个故事读给学生听。 面对变化,你是“哼哼”还是“唧唧”?还是“匆匆”和“嗅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句话告诉你,为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嗅嗅和匆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oe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