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睡前,大女儿给我写了封信,意思是她难以想象失去我该怎么办?还模仿我的口吻写对她的话“小米米,不知不觉成了大米米,但我还是喜欢叫你小米米”.....内心特别感慨,感觉到大女儿对我满满的爱。
但日常生活中,12岁的大女儿就是一个“毒舌”小刺猬,不能抱不让亲,各种白眼儿和不礼貌的话,动不动“闭嘴”,上一秒还跟我笑脸盈盈,下一秒就突然撅着大嘴不说话了......这些我都归结为“可怜的青春期”。
记得有一次,我趁大女儿心情好,就诚心的问她为啥常常突然不开心?她说,有时候就是我们大人的一句话或一个表情,妹妹那种求看见的一些动作语言,甚至突然想到了学校同学的一些事,想找一件东西怎么也找不到.....很小的东西就能引起她巨大的情绪。那种情绪,她自己也无法控制。
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奥地利社会哲学家。生于克拉列维察。他是人智学的创始人,用人的本性、心灵感觉和独立於感官的纯思维与理论解释生活。)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所以,当大女儿说些刻薄的话或者做一些让我生气的事情时,我反复对自己说,她不是故意的,青春期的烦“脑”在作怪。但有时候,我也会控制不住进入“说教”模式,说不了几句,她就会顶嘴或者让我闭嘴。这也帮助我提醒我让我恢复意识,控制自己不要唠叨。
总体上,我觉得大女儿的青春期反应还好,没有传说中这么强烈,但真心令做父母的内心很煎熬,吵不得说不得,强忍着保护那敏感易碎的小心脏。
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