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贝他感冒还没有彻底好,有些流鼻涕,有些咳嗽。他跟我提,今天要不要去上学的时候,其实我当时内心是想让他去学校的,我一想到他要在家里呆一天,我就感觉自己的节奏又被打乱,然后当爸爸跟我说事情的时候,我也表现出很不耐烦,爸爸也很委屈的,就不说话了。

今天早上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事情不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的吗?我不是应该跟随孩子的节奏吗?然后七点的小贝醒的时候,我就跟他说,这件事情你来做决定,去和不去妈妈都都支持你。
后来,小贝自己就选择说他不想去了,他想休息一天。对于他来说,确实咳嗽没有完全好,也是怕戴口罩憋。考虑到这点,我就打算今天好好跟随孩子一次,然后我就踏踏实实开始做早饭,做了面食,中午的时候也做了米饭,炒菜吃,其实平时我自己待着的时候从来没有炒过菜,我都是自己凑合着吃,但是有孩子在家呢,我觉得还是好好做个饭,这也是我的一点小进步哦。
然后今天上午和下午我们带着鹦鹉出来溜达了两次,遇到前来围观的邻居,小贝都积极的在介绍这只鸟的情况。对于自己了解的事情,小贝还是挺善于表达的。鸟儿在到达绿色环境中之后,还是非常开心的啊,这种开心,这种情绪,真的也传递给了我们,尤其是孩子能够体会到,他也觉得这样真是太好了。不得不说,这次养宠物,由于互动性比较强,所以真的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打扫起鸟屎来都不带含糊的!
上午遛鸟回家之后呢,孩子其实很高效的就完成了作业,还自己主动把书架收拾了一下,这些都是主动性的表现。我就觉得,其实今天不上学真的挺好的,课内的内容他自己已经都学习完了,然后就在外面自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晒晒阳光多好啊。
我就想起了孩子小时候,一年级以前的时候,我跟他有很多这种自由自在的,享受春光的时间。但是他年龄大了以后,很多时候,我把更多的时间安排给了自己,但是在这里我想提醒自己的就是孩子,虽然年龄逐渐在增加,但其实总体来说,他还是属于童年时期,所以,不要被他们的外在的长大而欺骗,要注意到他的心还是一个童心,所以还是要像小时候那样一样爱护他。所以今天的陪伴我觉得挺好的。
包括我们中午读书会的时候,小贝就一直在旁边听着啊,今天我们读到的内容,他自己也都特别喜欢,当读到爬山的地方的时候,他自己特别有共鸣,当时我就觉得那个场景真的挺好的,就是我们读书的氛围也能影响孩子。
其实不管是对长大的孩子也好,对队友也好,这种所谓的陪伴,真的都和当初陪伴小宝宝一样,都是需要我们把付出时间和精力的,都需要用心经营。
我记得有几次的时候,队友刚好要休息调休,让我出去一起散散步,吃个饭什么的,有时候恰好赶上我比较忙的时候,所以就没有成行。事后想想啊,双方都能够对出来休息的日子其实也不算很多。所以说,当下那个时刻对于彼此的陪伴,也是挺珍贵的,那么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客观来说,他们的大多数日子都得是在上学,那么他们中间因为生病什么的请个假,这种日子也不是经常有,所以我们还是最好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能够腾出来会好一些。
读书感悟:
早上在读书时,想到忙碌奔波型和享乐主义型并不是割裂的,忙碌奔波型的人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非常容易转为享乐主义型,就类似于书中的案例蒂姆一样。所以,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是忙碌奔波型,但是我们也要自己清楚的认识到适度享乐与享乐主义的区别,以便我们在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能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和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