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到写作,我就害怕,同时又希望学会写作。小学三年级,老师曾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一篇《过年》的作文,我当时就懵了,因为我根本写不出来作文来。回到家里后,我满脑子想着怎么写《过年》的作文,想不出来就用双手抓头发、挠脑袋,可这并不能缓解任何压力。到了第二天交作文的时候,我一个字也没写不出来。最后就被老师惩罚了,罚我中午留堂,不许回家吃饭,继续完成《过年》的作文。
我就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眼睛有时望向窗外饭堂,看见老师一只手正拿着饭碗,另一只手用筷子,往嘴里大口大口地扒着饭吃,看到这场景,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很多次,我为了不受到惩罚,也想过要写好作文,可就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开始学会甩小聪明了,写不出来就直接抄《小学生作文书》上的文章。
二、
出了校园后,我在公司上班工作了。突然有一天我爱上了写作,爱上写作的原因更多是为了赚钱。还有一小部分是为了学好写作,成为一个真正会表达的人,因为我说话时,经常说不清楚,好几次都招人烦。
钱是个好东西,但也同时会让人产出焦虑。学习写作的时候,老想着一下子能赚钱,越是这样想,钱就离我越来越远。学习写作一年了,只写了几万字,根本就没有学会。
每次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像是胸口压了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可这并不能缓解我的焦躁。这个时候,我就会突然想起“写作疗愈”。当我真的坐下来时,在纸上写来写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到一半时感觉心情好了很多,感觉就像把自己内心的痛苦,爽快地倾诉了出来。写完之后,发现自己的字歪歪扭扭的,但我并没有产生反感的感觉,反到是看着挺舒服的。
三、
我承认,我学习写作太过于急功近利了。很多次,我都怀疑自己从小没有写作的天分,但这更多的是逃避的理由。
也许再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应该先把赚钱的事先放一放。
练习写作一年下来,我发现别人写一些鸡汤文最赚钱,可我并不想写什么鸡汤文。因为我每次看完别人的鸡汤文,刚开始还热血沸腾的,可没过一会就开始降温了。说实话,就是对自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问题,也许鸡汤文对别人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管怎么样,反正我是不相信鸡汤文,即然是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干嘛又要去写。
三、
慢慢的,我发现写作有时候,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每次内心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又没人跟我说话时。我就会选择写下来,写下来的感觉就像是内心跟自己对话一样。
都说练习写作需要刻苦,其实真正爱上过写作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喜欢做的,怎么会感觉到累呢?
这几天,我选择静下心来写,越来越觉得写作就像是跟别人吐槽一样,就是要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给说出来。也许,我以这样的心态来练习写作,进步的效果并不大,但我感觉挺好的。
每次要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必要花个10分钟,在外面走一圈,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把脑子里赚钱的念头给彻底抛弃掉。唯有这样,在写作时我才能完全的沉浸在里面,才能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很多时候写着写着,根本刹不住。
四、
这10几天我发现,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比以前更能写好文章了。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写不出来就拼凑字数。
这10几天,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1.完全的沉浸到写作里面。
比如说,在准备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会在上班的时候去想好整个文章框架。那一部分要写什么,一定要想好。(这个习惯因人而异)还有就是,抛弃赚钱的念头,因为钱会让我焦虑,一焦虑我什么都干不好。
最后就是开始写了,我得想象我面前有一个人,一个乐于倾听我说话的人,有了这个人,我就有了很强大的倾诉欲望,而且我会尽量把每一句话都说好,只因为我喜欢有一个人,能认真听我讲话。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这就是我奇怪的地方,这也许和我内向孤僻的性格有关。
2、抓住“表达的渴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多练习了)
•每次心里想要说什么的时候,赶紧简单记下来,晚上回家再去详细写下来。
•每次刷百度的时侯,看到最有感触的新闻事件,赶紧收藏起来,没什么素材可写的时候,就去写新闻评论。有时候,我还会把新闻事件,跟自己结合起来,编造一个故事出来,自己看完之后,还挺有趣的。
3.每天晚上看大作家的书。
看大作家的书,自己必须看的懂,并且是自己很喜欢才行,要不然看了也是白搭。
我的床头就放着两本书,一本是钱钟书的《围城》,另一本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两本书,在睡觉之前必须看个15分钟,当然不是整本都看完,而是看自己标记过好句子的篇章。
每次看完都有新的收获,老会发现,自己白天写的文章有问题。
五、
很多时候,写作是一座孤寂岛,需要作家一个人奋斗。如果感觉到太孤独了,可以选择抽出一段时间,为自己内心而写,写着写着就能感觉到心情畅快了很多。
写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剩下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坚持了。能不能坚持下来?这我不知道,但我会告诉自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