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湄潭府的路上,吉蒂的眼泪一直都没有停过,她脑海里不停的回想着自己和查理的谈话,懊悔不已。
《面纱》中是这样描述的:
她没有说出她想要说出的话,她没有用她甜美温柔的语调跟他讲话。要是让他看到了自己对他无边无际的爱、她内心燃烧着的激情和她的无助,他就绝不会那样不通人情,对她撒手不管的。
此时的吉蒂还没有看明白查理的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是她根本就不想看明白,她把查理不肯离婚娶自己的原因归结在自己当时话没有说清楚上,不断地的用这个原因给自己洗脑,以此坚信查理是爱自己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9025/0360cb7a354fd865.jpg)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吉蒂是由自恋的母亲养大的。
自恋指的是目中无人,过于专注自我,她们缺乏同情心,没有表现爱的能力。她们无时无刻地向他人传递“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的”信息。
吉蒂的母亲贾斯汀太太就是这样,她控制欲强且刻薄无情,从心底里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却又离不开他,因为她需要丈夫给她提供至少看起来体面一些的生活,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巴结对自己来说可能有用的人。
吉蒂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母亲对她自然是极尽宠爱,只是这份爱里,多数是算计,为的是以后吉蒂能嫁入贵族,这样不仅能对他们在经济上有帮助,还能让自己有面子,结识更多的贵族。
所以在吉蒂25岁还没有嫁出去的情况下,贾斯汀太太对吉蒂说:“你到底还想要你父亲养你到什么时候?”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说:
没有母亲的同情心和爱,女儿就会缺乏真正的情感纽带,从而感觉缺少某种东西,她的基本情感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
吉蒂很清楚母亲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只要自己能马上离开家,嫁给谁母亲都不在乎。
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吉蒂,在情感上是缺失的,母亲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吉蒂也一直在取悦、讨好母亲和所有人。
在她和查理的“交往”中也是如此,她不停的取悦查理,只要查理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她就立刻讨好查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9025/165f747767c5cb64.jpg)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她对查理不是爱,只是享受被查理“呵护”的感觉,这点她的母亲没有做到,她的丈夫沃尔特也没有做到,所以她一直沉浸在和查理的关系中不能自拔。
她甚至想,“只要查理给她一个示好的信号,即使她已经认清她的真面目,她还是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她的怀抱。尽管她牺牲了她的利益,毫不顾忌以往的情意,尽管他对她毫无怜悯之心,但是她仍然爱他。”
误入歧途、遇到渣男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肯从错路上回头。
其实我蛮心疼吉蒂的,父母在小时候没有帮她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她以为只要年轻貌美一切都唾手可得,成为只要自己开心连基本的廉耻都不要的人,即使知道查理只是贪图自己的美貌和身体,依然心甘情愿的堕落。
如果没有湄潭府之行,没有看到修道院的修女们的无私奉献,无法想象吉蒂会变成什么样,不知道年老后的吉蒂,是否会后悔年轻时的自己所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