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增长不仅靠知识,更靠运用知识的逻辑——思维是否能够自由多样。单靠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需要用思维架构起知识,从而支撑起足够高度和强度的人生大厦。”——钱旭红·《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
作者丨谢丹儒
1.
思维需要依赖逻辑方知其高级与否,逻辑需要行动加以配合方见其合理与否,而行动,必然伴随着结果。也就是说,从无形到实质,思维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无思维,结果就是散装的水泥、沙子、石头、砖头,胡乱的堆在一起是建不起高楼大厦的。
在《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普通人想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想改变原因,杰出的人想改变思维。”
结果,无疑是我们都想改变的。但是,怎样改变结果呢?不同的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普通人所想可能就是那一亩三分地的视野,触目所及之处事实如此,所能够作出的选择无非是接受这结果,或是选择逃避的方式,又或是抗拒这结果。这是一种近乎“认命式”的妥协、屈服,是消极的,被动的,同时,也是盲目的。
优秀的人则想到了原因。这个原因,可以理解为关键性因素、必要条件等等。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发推——结果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形成条件都有哪些呢?是否可以改变、替换?这是优秀人常用的思维。
通常而言,将知识点以合适的方式连接,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就成了一种定型的思考程序,即思维。也可称之为常规思维。
2.
然而,无论是普通人也好,优秀的人也罢,仅仅只知道改变原因或是只想着改变结果,显然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究其原因,这是较低思维层次的缘故。
通常而言,较低思维层次者常有的表现为:
一、盲从思维,也可称之为“鸭”思维,你往哪个方向驱赶它,它就奔向哪个方向,顺从且听话。
二、逆反思维,也可称之为“鸡”思维,你往哪个方向驱赶它,它偏要奔向相反的方向,甚至成为一种习惯性逆反。
这些都是常规性思维。简单说,就是习惯性的依据知识和经验,按照已知的方案或程序,运用惯常模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试想一下,若是遇到突发事件,或是超出经验范围的事情时,他们便会不知所措。而实际情况,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谁也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不是吗?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简单的思维捷径,我们应该建立探究的习惯,应该达到批判性、创新性、创造性思维的高度。
大学思维,其底线便是建立探究的习惯,聚焦高级思维,聚焦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人们将思维做了许多分类:凭借思维的依托物,可分为关联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依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按照思维体现的方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依托思维展现的创新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其中,思维链条越长,处理的信息量越大,思考的角度变换越多样,思想成果就越深刻。
关于大学思维,引用《大学》中的一种话说,就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亲(新)民、至善,即要求大学思维者有使命,有担当,顺道成德,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具备不留后遗症的至善能力、方法和手段。具体体现在具备:
一、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实施问题引导的批判、创新、创造;
二、能创立理念的思维,即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完美理想,构建理念,实施理念引导的批判、创新、创造;
三、善用颠覆性工具的思维,即发现工具,远程移植,聚焦核心,全面重置,实施颠覆性工具驱动的批判、创新、创造。
简言之,如何认识看待世界才最为精准可靠呢?无人能解答这一问题,只有把代表性的思维都熟悉一下,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在此基础上,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以及创造性,才不是无的放矢。
就像人们常说的“格局”一词。格是认知的程度,局是认知的范围,合成为格局。以什么样的格,如“神”格、人格、物格,看待世界,以什么样的局,如小局、大局、全局,进行假设和验证,决定了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一书,诚如作者所言:“此书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微小而初步的尝试。”这是此书的“局”,不可谓不大。
同时,作者将全书通过“格局和假设”、“批判与创造”、“原理和世界”、“永续和无为”、“跨界和融合”,以及“思维和训练”六个章节,由浅入深,由横向到纵向,更是从现象到真相,娓娓道来。
聚焦高级思维,聚焦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为本书的“格”,不可谓不深广。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普通人想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想改变原因,杰出的人想改变思维。”
莎士比亚曾说:“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世界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本书即为这种尝试之一,希望本书能够有助于渴望成为杰出的人,渴望想改变思维的人的一次机会,一个契机,去熟悉它,锲而不舍。
我相信,世界会成全一切。
因为,思维才是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