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一件事情最好的理解不要是唯一性的,而要是开放性的。这个思维如果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那么对市场营销来说,最好的定义既不是“流通学说”就好,也不是“竞争学说、需求学说”就好。真正好的理解应该是多方面的,相互批评和融合的。
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这本书中并没有给战略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他用10种不同的学派思想试图“拼凑”一个完整的战略定义(即使拼凑成的这个整体仍然是开放性的)。
很多人如果只持一种观点走天下的话,不可避免的就会落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中去。避免自己思维僵化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思想(或多种)。菲茨杰拉德说过“一流的智力检验就是能力检验,这种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头脑中同时持有相反的两种观点但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2.中国早期的市场营销几乎都是国外大型广告公司带进中国的,很多国际品牌使用这种以美国为代表的经典营销理论通常问题不大,但很多中国本土品牌照猫画虎跟着他们做同样的事情,结果却很差。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的品牌市场多年来一直被跨国公司统治,本土化能力较弱。我们甚至连营销怎么做,大部分都是借鉴别人来的。第二方面是即使我们现在已经有一小部分的企业逐渐塑造出了品牌的雏形,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用四十年走完了人家几百年的路,很多内核的东西我们并没有根本的学习到。国内大多数品牌目前能做到的仅仅是产品能区隔竞争对手,相对更高级的职能却丝毫没有触碰到。
中国品牌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很弱,原因其实并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但这也不用着急,品牌确实需要用时间来慢慢养出来。
3.很多人搞错了一个逻辑,认为先有品牌,然后才有产品。但其实不是,产品一定是先于品牌的,因为表面上看是品牌带来了更高的价格,但实际上却是高价格创造了品牌。企业将产品的价格逐步推向高端之后,品牌才得以成立。
同样的,用品牌带动业绩的想法也是不合理的,相反的,必须依靠业绩的突飞猛进才能建设品牌。
4.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差距主要体现在“附加值”。附加值也就是所谓的虚拟价值,指的是除产品本身之外的价值。如格调、象征性、价值观、文化、内涵、品味等等。
这种对附加值的依赖主要源自于消费者内心的自卑所体现出来的自负而衍生的需求。这种需求与产品本身无关,但却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关。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个卡西欧手表,深圳的制造厂能把成本压到几十块钱。在两个表外观一模一样、性能都相同的情况下,还是有非常多的人会选择卡西欧。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初级的、简单的,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才是深层的、明智的。
5.做市场的人要持有一种核心思维:不是品牌需要消费者,而是消费者需要品牌。
消费者需要品牌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特,消费者需要用品牌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你得给消费者提供机会和抓手,让消费者需要你。
6.在竞争中,反向寻找机会总是有效的。
如果你处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恰巧又处寻找方向的时候,如果你正向找不到答案,你就尝试反向去做。说不定会有惊喜的收获。如果你的对手是大而全的,那你就做专而深;如果你的对手是封闭的,那你就做开放的;如果你的对手是有规模的,那你就做有速度的。
战略的观赏性在于胜利者往往用一种办法制约另一种办法。对抗强大品牌的方法不是创建更加强大的品牌,而是思考大品牌的软肋是什么,弱点是什么。
7.不要迷恋创新,要迷恋创新的应用。单纯的追求“原创”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追求完美的洁癖”,中国已经用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试图告诉你,可以先模仿后创新。先模仿后创新不代表不创新,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你得寻找一个很好的助力点(巨人的肩膀),中国国产汽车的崛起,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都是走了同样的道路。
8.消费者在“大脑进化中”已经开始逐渐养成屏蔽广告的生理性行为。有学者已经证明了消费者在观看网页的时候,广告信息区的大脑热力图“几乎为零”。即使你的广告信息和我搜索的信息均在同一个页面,但我也会自动过滤到这些广告垃圾信息。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付费屏蔽广告、漠视广告、甚至投诉广告。
这种情况越来越严峻,这对广告内容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要使用各种技巧使其广告信息变得更加原生,变得更加内容性(例如新闻性和社交货币),而且还对创意的时效性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例如消费者这次点了你的广告,那么下次他看到同样的广告,他一定为自动屏蔽掉这条信息。
美团外卖和瑞星咖啡在朋友圈发券的方式截然不同,美团外卖的红包永远是那个标题,那个页面。相比而下,瑞星咖啡的发券红包就显得比较有创意,例如今天是星期三,方案一稿过;明天是瑞星咖啡送你上市咖啡券;后天就是汤唯张震送你大师咖啡券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