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13506/4f105945395c9ea5.jpg)
读者看到一篇文章,文笔部分是容易打动他们的地方。因此,本文作者建议过了新手期的写手们,如果文笔已经过关 ( 是指标点符号能够用对,没有出现明显的语病。文笔给人感觉中规中距,没有太大毛病,但是也没有特色。总的来说,就是平淡 ),也知道一定的故事技巧,接下来要重点提升文笔的表达。
文笔这方面的进步更容易被读者感受到。说白点,就是建议大家形成个人的风格,尽力把文字写好。
什么是文笔风格?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去衡量文笔风格?
第一点,看流畅性。这是文笔风格的一个基础要求。
句子很长又很拗口,这是流畅性不好的表现。对新人而言,就是词不达意的感觉。也即 “ 心中明白,口里糊涂。”
能够坚持写上一两万字后,大部分新人的表达风格会看到很明显的变化。写过两三万字后就很容易做到文笔流畅。
第二点,看句子的长短。
新人写出来的句子比较长,一个句子里面包含几个意思,看起来有点混乱。
写过一段时间后,作者就会有意识地将一个句子里面几个意思都拆开,每个意思用一个短句表达。将一个长句子拆分成几个短句,这样看起来条理性比较好。
第三个衡量的方向是文笔的语气。
例如第一人称写作优势在于文笔上表达出情绪。这可理解为文笔的语气。
有的作者文笔表现非常搞笑,用一种很夸张的方式逗读者发笑。有的作者语气很随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有些作者文笔语气会显得很低沉,好像用悲伤的口吻跟读者说一个难过的故事。
在文笔语气方面,没有好坏对错,更没有什么标准。这就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文笔语气会形成一种个人的辨识度。
文笔风格第四个衡量方向是字词的使用习惯。
我们常看到的一种文风叫古风。就是作者的文章中常常用到古语的用字用词,类似于明清的白话文小说。有些功力比较好的作者甚至还用很多文言文中才会看到的字词。光是这些字词,视觉上就能够产生一种时代的距离感。
如果我们用现代的白话文写古代的故事,一般会叫做历史故事,不会说成是古风故事。因为文笔风格还是现代语言,不是古代的文风。
哪怕是现代白话文的风格,每个作者都有不同的用词习惯。
文笔风格第五个衡量方向是金句的多少。
什么是金句?有些句子,读者一看就会觉得特别与众不同,甚至可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些句子有可能是一些非常精妙的比喻,有可能是用一两句话说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
一般来说,我们看到这些句子,有时会感叹: 这么厉害的句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篇文章里面金句越多,我们看起来就会越过瘾,不时感到惊喜。
如果金句非常少,我们就会觉得文笔平淡,表达上中规中矩。哪怕作者刻意用些华丽词藻,读者也容易看腻。
当然在这方面不同阶段的读者感受不一样,也没有所谓的好坏对错。即人生阅历不同,共鸣不一样。
这五个衡量方向是作者从个人写作体系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至少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衡量文笔风格: 句子流畅性,句子的长短,文笔的语气,用词习惯,金句的多少。
当然,以后有人对哪方面更加敏感,还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文笔培养这点其实不能过于着急。只要我们长期训练,总能看出效果。
其实,每一位知名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风。因为市场会筛选出这些风格独特的作者。
那么怎么练习文笔呢?光是读不行,光是写也不行。有时一边写一边读,有时写一段时间停下来,再读一段时间。
这样才有对比,作者可以明显看出自己的文字跟成熟作者之间的差距。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的文笔要在哪方面进行提高。
看书足够多不一定写的好。因为书看多了,他的文笔审美会提高,知道什么样文字是好文字,但他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效果。
有作者说,感觉自己越写越差。其实不是这样,是文笔功力跟不上自己的审美。
很多新人一开始写得中规中矩没有特色,是因为他没有学习和对比的对象。等写过一段时间,再看成熟作品,就能看到差距。他的写作审美就提高了。如果我们的水平没有提高,我们根本看不出自己有问题。
正因我们的眼光超过实力,所以我们的实力就要去追求我们的眼光。一个人就是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成长。
我们常说,某种作品看多了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这是一种提升文笔的有效方法。
什么是翻译腔呢?
不同语言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我们用中文写作,习惯写短句子,而翻译过来的作品常常会出现很长的句子。这是两种语言表达风格上的差异。
不同语言也有各自文化上的差异。比如我们中文经常用到成语,欧美作品经常会出现关于上帝的感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被各种翻译腔所影响。如果我们的写作文风带有浓烈的翻译腔。这是把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吸收过来了。
作者建议写作新人要先找国内的一些名家作品来看,感受现代语言表达的风格。形成了这方面写作习惯之后,就能对翻译腔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免疫。
最后温馨提醒,大家在选名著的时候,也要顾及文风的优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