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河南省会城市,更是中部领跑城市。但在清晨,城市各个路口上,待行车辆密麻成群,行人更是人头攒动,堵的是水泄不通。鸣笛、加塞、疾行、挤行一系列的各种道路不文明行为,勾画出早高峰的一景儿。处处可见的待行车辆,尾气弥漫继续填充着算不上好的空气环境,路上的人们各个戴起了口罩,能捂的恨不得把呼吸道全保护起来。我想,这样的状况,在全国并非仅郑州可以看得到,而是绝大多数城市里,恐怕都是如此,甚至更糟糕。我们一直强调的环保意识。难道说真的就是嘴上说说?在这里,机动车可以蒙冤喊屈,毕竟有过测试权威声称,尾气排放并不会对空气污染有多么厉害的影响,但毕竟还是影响到了空气质量。有的驾驶员会说,我不开车,还是不见路上车少,之前没什么单双号限行,现在车辆限行实施后,路上车感觉是减少了,可环境问题依旧如此,又能怎样……所以,根源就在这里,总觉得自己做与不做并没影响到环境多少,所以随大环境逐流成了一贯做法。
我还记得原央视记者柴静拍过一部纪录片《苍穹之下》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当我们看完后,内心除了震撼还有什么?叹息今日的悲哀,还是慎行明日的一点一滴?客观的说,人是自私的,一个人努力不如我们大家携手努力。当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行为,也不是什么改变,更不是嘴上吆喝的各种倡导,而是迫切的唤醒大家每一个人内心的意识,唤醒保护环境从自身点滴做起:少开一次车,公共、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不随手丢弃破坏环境;公共场所更要注意自身行为,不长流水,不抽烟吐痰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可能有人会质疑,这样会改变环境吗?我能说,做好总比不做好,或许未能及时改善环境,但至少改变了自身,提高了公民道德,大家人人有好的意识,人人想着环境,人人想着环境下的大家,久了我们的环境绝对会改善。
唤醒的是意识,急需的是行动,而非国人标志性的“只见吆喝未见改变”。我国,原本就是自行车大国,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又能料及到,四十年的变迁,自行车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追捧。家家户户必有车,出门宁可少走路也要开好车,汽车与汽车的攀比之风,完全为部分家庭的“自我介绍”。我们把视线看向其他国家,欧洲、美洲很多国家倒是很热爱自行车,不单单是喜欢骑车,甚是热出了文化,同时还推出了和自行车相关的各类赛事。以丹麦为例,一个不足500万人口的国家,自行车拥有量全国高达420万量,而荷兰更被誉为“自行车之都”。有着自行车文化影响力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更是大力推动各种自行车赛事,如环法、环意顶级自行车环赛吸引着途径城市的每一位热爱自行车文化的人,为之呐喊、相拥快乐。同样,欧洲有些国家还政府倡导骑车出行,甚至于政要官员带头骑车上下班。但在我国,公务人员哪怕是有点身份的,别说骑车通勤,就连搭乘公车或者地铁公共出行都少之又少。开车,公车接送;成了国人眼里有效的也是首选的出行方式,几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习惯”。
现如今,城市实施单双号限行,极大的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但交通拥堵、通行各类不文明行为、空气污染仍围绕着我们。为什么?难道说一点改善都没有,未必。可为什么改善仅仅微乎其微?我想,问题或许出在监管机制以及每一个人的自觉意识。常说的“想什么心就往哪儿跑”若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系城市,努力做城市的贡献者,而不是“享受者”甚至“破坏者”,我想城市会净化。净化了就是改变吗?不。如果没有自觉的长效坚持和自觉的自我约束,当大环境有所变化的时候,之前的努力或许就前功尽弃。
我们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努力做起。少开一次车,多公共、绿色出行;少排污乱弃,多努力检查监督;少在各种环境监测数据上下“功夫”,多大胆的站出来敢对污染环境的任何行为“叫停”政府抓落实,百姓管自身;大家携起手,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环境污染终会得到改善,城市各种不好的如今也终究会成历史。
文明,是一个衡量尺。或许骑自行车出行为这个城市的环境改变带来不了什么大变化,可如果更多的人不开车,不骑电动车,都单车上路,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是为环境变化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有一天,城市的政府动员起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到自行车出行,绿色出行,公共出行,我想城市的通行压力会减少更多,道路路口待行的机动车也会减少,种种不文明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人人自觉,大家努力,多用点心保护环境,多出一份力爱护环境;多一点从自身做起,多一份文明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我想,城市的变化会感谢我们每一位市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