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怎么回事,我说了不可以,为什么不听”
“你看你,我早就是说过不能这样”
熟悉吗,哈哈,反正这样的话,我是每天都有再说,而且重复率还挺高的,这可能是每个妈妈都绕不开的话吧!
《大卫,不可以》是风靡世界的经典绘本,同套系有好几本,《大卫惹祸了》,《大卫的圣诞节》,《大卫上学去》,《大卫长大了》等。作者大卫·香农,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小时候。大卫·香农的妈妈在他小时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可以,大卫于是自己涂鸦了一些画作,配上“大卫,不可以”的文字。多年过去,大卫以这个涂鸦进行了绘本创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绘本了。
大卫的形象其实并不可爱,区别于很多绘本,甚至刚看到时候,我女儿会说:“大卫怎么这么丑啊”,是啊,大卫圆圆的脑袋,小小的眼睛,一口有点脏脏的牙齿,一个三角形的鼻子,而且大卫有时候还特别调皮,怎么看,他都谈不上可爱乖巧。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读过之后,很多人很多孩子都爱上了大卫。
孩子看过后,他们就是看到了自己,那些调皮的行为,时而懵懂,时而“坏坏”的小眼神和他们自己一模一样。所以我女儿在看大卫系列的时候,总是哈哈大笑,她觉得有一本书能照见自己,很有意思,很神奇!
下面是我组合的大卫表情包九宫格,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大卫每个表情,眼神我们都能感受到,很佩服作家,这样看似简单的画作确有着细腻的情绪描绘呢。

而当我在看大卫系列的时候,也同样照见自己,因为我们就是那个天天说“不可以”的家长,然而又总觉得“不可以”!“不可以”!的效果收效甚微,而且往往孩子犯错后,我们会说:我说过不可以,就像绘本里一样。


你们看,坐在角落里的大卫,脸上还挂着泪珠,他知道做错了,很懊悔。
其实,在我们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这种状况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数不清自己说过多少句“不可以”,但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呢?
直到偶然一天,我在一个育儿杂志上看到关于“不可以”的话题后恍然大悟!
孩子在小年龄段的时候,对于危险和失误并不能提前预判和掌控,而大人总是会知道,所以我们会提前说“不可以”,以此减少犯错和甚至会发生的危险,但是小孩的耳朵像是有过滤器一样,“不可以&@……”,他们只听到“&@……”,完全过滤了“不可以”这三个字,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有一种,你越说不可以干嘛干嘛,孩子偏干嘛干嘛的感觉,以至于老母亲每天都会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但如果,我们能换个方式,就能轻松的化解这个问题哦。
那就是多说“你可以”,比如大卫,妈妈说不可以在屋子里打棒球,但大卫还是在屋子里打了,最后打碎了花瓶。我们换个说法“大卫,我们到院子里打棒球吧”,这样孩子提供一个正确的方案,并引导他们,效果会好很多。既然他们总滤掉“不可以”,那我们就不说“不可以”,给出你希望的方案,他们就变得听话多了呢❤️❤️❤️
我们和孩子一起翻开大卫的绘本吧,一起来看看大卫都在干什么,妈妈为什么说不可以?
问问我们的小宝贝,如果是他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和方式么?
在“不可以”“不可以”的制止声中,想想要怎么做,大卫你可以怎么做?
后来我想,与其说孩子们犯错,更应该说他们在摸索成长,以前没经历过、没做过的事情,当然都想要尝试,想要自己做,没有经验和正确的引导,做错事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要接纳他们的错,并给出更正确的方式,无论我们是生气也好,打骂也好,但是我们都是爱孩子的。
这个绘本也很好的诠释了爱,每一本的最后,都有妈妈的拥抱,妈妈张开双臂,说“大卫,我爱你”
我爱你,我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