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说宋词》,读到第五讲:苏轼。
确切地说是跳过前面四讲,忽略后面四讲,直接进入第五讲。
为什么呢?因为跟苏东坡“熟”啊!虽然已历时千年,但直至今日,苏东坡依然是我们的全民偶像,男女老少,一律“通吃”!所以,关于他的典故传说传记多如牛毛,又因为他虽然是天才,个性却极其亲民,以致于读他的生平,尤如读邻家大叔的故事!虽然他一生也“几起几落”,但因为心性豁达,自娱自乐还自嘲,所以我们读到的也更多的是豪迈、豁达、深情、自然、有趣!
这样的苏东坡,谁不喜欢?
世人或喜爱苏东坡的豪迈,或深情,或有趣,我更喜欢他的“自然”!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更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能写出“江海寄余生”的人不少,但是把“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这样的句子写入诗词中的人不多,苏东坡已经完全不在乎诗词的形式、技巧,更多的是当下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苏东坡的《寒食帖》更是如此!看似平常普通甚至简单的东西,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布局安排,不需要过度地堆砌词语,最后呈现出来的心境的豁达、深情、率性、伟大,就是他自己!
蒋勋说:其实文学可以从很简单的东西写起,不要怕后面没有伟大的东西,问题在于你怎么布局、安排!
我说:文学里有没有伟大的东西,不在乎你怎么布局安排,关键是你有没有“伟大的东西”,如果没有,再怎么布局,也是平常!如果“伟大”,再平常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平常!比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那就,倚仗听江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