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到一个消息。前几天我曾经在群里说过的一个事件的后续,就是关于那个12岁的小姑娘,在补习班回家的路上,600米的胡同里,被一家店老板多次强行拉进店里多次猥亵的事。
父母报警,警方抓人,证据确凿。
几乎每一个听到这个事件的人,都在谴责。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够给予这个女孩子,和那些与她有着同样的经历的孩子们,提供最大的保护。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善意。
甚至,在心里想像着,这个人的家人,在得知这个事件之后,咬牙切齿的恨意之后,能够将他坦然地交给法律。
然而,这几天,他的妻子,不断地跑到补习班,去找这个女孩子。同时,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打听到了孩子父母的联系方式,天天骚扰,要求见面。
将弱势群体交给想像中的保护方,只能是一种想像。这种干扰和大声嚷嚷,所带来的议论纷纷的压力,不知道这个孩子,如何消化和承受。正在继续着的学业,上还是不上?转学还是不转学?代价有多大?这些都是摆在监护人面前,可以计算得出的现实。
如果真的见面了,对方会说什么?说自己的丈夫平时是个好人,只是一时糊涂?还是说如何爱家庭爱孩子孝敬父母和谐邻里?
见面的目的,无非是想私了,求放过一马。然而,用的方式,却有得不择手段了。原来,感同身受这件事,从来就不存在,只有冷暖自知。同时,要自己生出力量来,来对抗有意无意碰上的恶。
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去年轰动全国的某上市公司董事长,猥亵女童案,宣判。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据说,期间还有一位知名的律师,为其作无罪辩护。
是的,犯罪的人,最终交给了法律,法律也给出了结果。可是,为什么在人们的心里,还是耿耿于怀呢?掀起舆论的层层关注,是因为,从道德的层面上,这样的人罪不可赦。
假如,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则,干巴巴地只剩下了法律,那得让人多失望?
日常总是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当下的现实是,越来越的人和事,都玩到了底线边缘。左一脚跳过去,右一脚玩回来,在这个边缘游走。这样的行径,令道德恨之入骨。
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有一个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界定,建议将适用法律的年龄降低。因为,越来越的事实,让我们看到,认知里那些纯净的孩子,越来越早地在眼睛里看不到光明。精明算计,过早地在TA们的生命中植入。
这是整个社会给TA们的礼物。
道德弃之一旁,不得不动用法律,那些有温度的能够产生自我约束的东西,正在慢慢失去。在我们所接触的各类信息中,关于防之又防的提醒,总是显得那么不厌其烦。因为,信任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记不清是哪一年,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个节目,关于一个在挪威的留学生,凌晨在十字路口被当地人撞成重伤致残的故事。
这个故事涉及很多个层面,父母前往陪护,克服家庭的困难,赔付的谈判,涉及的责任等等。有意无意地看,顺便按照思维惯性,来猜测故事的结局。我猜想,是一定是一个据理力争,如何与当地势力较劲,在异国他乡孤苦无依,生存无望的悲情故事。
随着事件的展开和深入,当事人也浮出水面。那是一位老人,凌晨驾车通过路口,一时恍忽,不小心撞了人。虽然,警察到现场处理事故,他承担所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当他知道这是一位异国的年轻人,带着整个家庭的期望来求学时,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当中。
他觉得,无论如何,他都没有办法快速还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继续自己的学业,他认为是自己毁了别人的人生。
三个月之后,他在由于愧疚带来的抑郁状态下,离世。
法律都饶了他,但是他自己没有。这个约束,是他给自己的,生长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没有关系。
我认为,这是道德的威力。
事情的后续,是这个年轻人所在的小镇,听说了这件事,整个小镇的人都在人他们提供帮助。帮助他康复,帮他的父母在当地找到一份工作,大家会自发轮流对这个异乡人尽一份责任。他们说,这个中国人是在我们的家乡受到的伤害,我们有责任让他重新好起来。
再来看我们前面的两个故事,同样的将魔掌伸向了女童。对于孩子的伤害,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未来的生活中,甚至是一生中,将会留下永远的伤痛。当事人是怎么做的呢?一个请律师为自己作无罪辩护,同时,在宣判之即,据说他公司的股票,居然还涨了十几个亿。另一个,让一个同样被自己伤害了的女人,奔走着,钻孔子,为自己洗脱、减轻罪责。
很多人,在自己犯错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会说:不是我。或者是,我没错。再者,我事情做错了,但是根源不在我。这些逻辑混乱的流氓式思维方式,在生活中,真的大有人在。
你跟他谈法律,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说道德,你跟他说道德,他跟你说法律。并且,自以为是地聪明着。
有人对这类人总结一句话:坏事做绝,便宜占尽。
在这样的大环境的薰染之下,信任从哪来,诚信在哪里,善良和纯净,还有没有生存的土壤?那些人人心里都期待被善待的部分,从哪来呢?
这是近几十年来,经济首位的思维模式之下,整个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有所得就有所失。我们这个民族,自周朝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道德始终是人人心底自我约束的法律。
法律约束行为,道德约束内心。也就是说, 有些事情,想都不能想,道德约束的,是念头。
还好,经过了吃饱饭的阶段之后,人们会越来越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如果,人的一生都在物质层面上停留,必然会苍白很多。幸好,底蕴深厚的文化,总是会在合适的时候,在这片历尽沧桑的土地上,重新破土萌芽,灿烂如花。
这是生的希望!
网友评论